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精彩的一个时期,各路英雄逐鹿中原,天下英才纵横捭阖,真可谓是一出精彩的大戏,自古以来中国人就爱听三国故事,根据历史记载,唐朝时期三国故事就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宋朝“说三分”更是成为很流行的民间艺术,而到了明朝,《三国演义》的横空出世几乎是引得万人空巷。
其实一直到现在都一样,和“三国”有关的历史戏是层出不穷,不过很多历史戏如果不严谨的话,通常都会犯一个非常大的历史错误,可以这么说,如果是刘备和诸葛亮看到这种错误估计会气得跳起来。
什么错误呢?请看下图。
看到了吗?蜀汉军队的军旗中写着大大的“蜀”字。
估计有些人还不明白吧:这错在哪里了?现在确实习惯称呼“蜀国”啊。
但要注意啊,这是在现在,现在的人习惯把刘备的基业称为“蜀”,但是人家自己给自己定的国号是“汉”!
这“蜀”是啥意思?“蜀”是个地名而已,称“蜀”实际上是对刘备的蔑称:你这占了个蜀地就敢称大汉?呵呵!你只能称蜀!不过夷陵之战后,吴蜀结盟,吴国在公开场合也是称这个盟友为“汉”的,算是给盟友个面子,不过曹魏政权为了否定其延续汉祚的国号还是继续蔑称为蜀国
那刘备集团内部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称为“蜀”的,要知道蜀汉的口号是: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蜀汉的旗子上表个蜀字是啥意思?那等于是自我贬低为一个“偏安政权”,蜀汉怎么可能这么干。
那现在我们怎么习惯称呼其为蜀汉呢?因为蜀汉本来就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他的“汉”和东汉西汉的“汉”不一样,蜀汉本质上就是一个偏安政权,所以后世为了区分,就把刘备的政权成为“蜀”。
但刘备,诸葛亮,关羽……这些人风评很高,蜀汉这个带有很强理想主义色彩的政权也一直被后世尊重,所以后世在称其为“蜀”的同时也对其自称“汉”表示尊重,通常是用“蜀汉”合称。
这种图才对
那历史上有没有把“蜀”字当成国号的政权呢?也有,五代十国时期割据四川一带的政权就有前蜀和后蜀,它们可不想争什么正统,反正我的地盘就这一带,所以它们就用“蜀”字当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