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相继印发 民函[2017]69号、 民函[2017]70号 、民函[2017]71号、 民函[2017]72号、 民函[2017]73号 文件,分别对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的请示》、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玉环县设立县级玉环市的请示》、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榆林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隆昌县设立隆昌市(县级)的请示》以及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宁乡县设立宁乡市的请示》作了批复。批复说:同意撤销平泉县,设立县级平泉市;同意撤销玉环县,设立县级玉环市;同意撤销神木县,设立县级神木市;同意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同意撤销宁乡县,设立县级宁乡市。
中国之声《新闻纵横》14日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此举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暂停了20年的县改市,将开始真正的重新开闸。
老范所在的县城,就是一座县级市。有人可能会说,撤县设市,不还是那个县么?有什么区别么?今天老范以三个问题为主线,简要为大家科普一下:县级市是什么概念?为什么撤县设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什么关系?
县级市是什么市?
一句话说,县级市是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县升级的结果,可以叫“县2.0”。我们以前都学过,中国的行政区划划分简单地说就是 省-县-乡 三级。记得学这一课的时候,老范就很疑惑,因为我所在的县城是在90年代被设市的,我就问老师为什么我们不在国家行政区划里呢?我记得很清楚,老师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说了句:以前我们就是县,因为经济发展讯速,所以升级为市,不过我们是县级市。其实这就概括出了县级市的特点:发展的好。
为什么撤县设市?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飞速发展,尤其是小城镇由于雨后春笋般出现。就拿我们县说吧,90年代初,全县人口已经达到130余万,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更是达到657人。那时候全县非农人口比例、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例、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等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工厂多了、进城的人多了、城市大了,所面临的问题就是“县”这个级别的限制。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县由所在地级市政府直管,当县发展到一定阶段,地级市这座“小庙”越来越在它的发展中扮演“拖拽”角色。很明显的一点就是地皮,县里今年有多少建设用地指标,要由市里来批,市里的土地使用指标由省里批,发展的快的县城市扩张快,在这种模式下获得批地就显得太麻烦了,甚至不够用。设市后,县级市由省直管,地级市代管,其职权范围随之扩大,在建设过程中就可以放的开手脚。比如不少县级市的城建维护费提高2到5个百分点,财政周转金每年增拨200万元以上。第二,职能重点相互区别。县级市会把工作重点放到城市建设,同时考虑城区、乡村管理,注意协调城乡关系,这是与县的一个很大区别,因为县会把职能重点放到农村。第三,可以分解中心城市的压力。搞好县级市,可以实现一个地区的多核心发展模式,而不是之前的由一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比如,我们可以就近就业,这样就缓解了中心城市的人口压力。另外也可以带动一整个县域的发展。第四(以下摘自百度,我觉得写得很好),衡量政府效能的标准不一样。一是省、地级市政府对县级市政府的要求比县政府的要求更高,如“全国卫生城”的检查,验收县级市的工作成果,而不验收县的工作成果。机构改革的试点也往往放在县级市。这样,县级市的工作标准达到了一个新层次,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二是市民对市长形象要求比对县长形象要求更高。形象反映了角色特征,市长形象是市民对市长以完整的要求和标准衡量所得的总体印象和评价。县改市后,市民开始以市的标准来衡量市长,同时也规范自己。市民关心国事、关心政事、关心城市建设的风气日盛,对市长在思想观念、廉政勤政、工作方法和艺术、举止言谈等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
地级市和县级市什么关系?
地级市属于我国第二行政区划之一。也就是 省-县-乡 三级的第二级。但它的行政建制是地区级别的,所以也成为地级市。它是市管县体制的产物。县级市是升级版的县,是相当于副地级市的县。地级市一般情况下代管县级市,直管县。但也有特殊情况,比如不设区县的市(东莞市),比如省直管县级市(河南济源市)。来源司南老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