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流氓馆】我们琢磨了一整年,最终发现屏幕可折叠手机就是个假命题
1983年4月,摩托罗拉DynaTAC面世了,作为世界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DynaTAC身上几乎被倾注了那时人们半个世纪以来对于「未来通信设备」的思考。他们的思考在如今看来很简单,也很直观,那就是做出一个能随身携带的、拿在手上就能打电话的设备
而后的三十五年里,后辈们无疑也这么做了:拿在手上就能打电话、有个屏幕能直观的看消息…智能手机短短三十五年的进化史却似乎超越了任何一个科技产品—因为其内在的进化速度已经超越了市场的心理需求。可以说,短短三十五年的时间,智能手机已经妄想改变“自我形态”没错,屏幕可折叠手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科技巨头的引领
11月8日,三星在旧金山举办三星全球开发者大会,会上正式展示了三星可折叠手机,不过,国内深圳的一家企业:柔宇科技已经于10月底首发了屏幕可折叠手机柔派。
智能手机的“传统派”
那么,除了屏幕可折叠手机外,智能手机的传统阵营里,一直在坚持发展“直板机”,他们的目标是“100%全面屏”他们既包含了重新定义智能机的苹果,又包含了后起之秀。他们在几尺见方的屏幕上玩出了花,可对屏幕可折叠一直是慎之又慎。当然,很大程度上是拘泥于技术的限制,但是能让激进的巨头们思考后不下重注的背后,一定有其内在的缘由。
我为什么认为屏幕可折叠是个假命题
首先,直板手机的发展历程已长达35年,35年后的今天,年轻人能毫不吃力的用着流行的智能机。中年人稍稍花上一些时间学习使用,部分老年人也能吃力的用上智能机。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智能机的“上手学习成本”在升高
而屏幕可折叠手机的背后,不仅仅是手机形态的转变,更是背后软件生态、操作与交互逻辑的颠覆——敢问这样的新生态背后,又将为多少人设下门槛?
我们常说,懒人改变世界,而被懒人所嫌弃的东西,一定会卑微到尘埃之中。笔者在这一整年里,见证了屏幕可折叠手机的从无到有。也窥见了被营销噱头充斥的屏幕可折叠手机的背后,是一片荒漠、是窥不见未来的虚无。对于屏幕可折叠手机的未来,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