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大银行贷款利率低于小银行
一般来说,大型国有银行(如工行、中行、农行、建行)的贷款利率低于中小股份制银行,中小股份制银行的贷款利率低于地方小银行(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但目前本地小银行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也为了抢夺优质贷款客户,故意将一两笔贷款的利率调低。
二、在比较贷款利率水平时,要考虑隐性成本
在比较贷款利率时,不能简单地从名义利率上做一个粗略的比较。但是从实际利率来说,要做一个准确的比较。
举个例子,某银行推出了一个表面上利率只有6%的贷款,但银行要求贷款后,贷款金额的20%要存入银行,也就是只能使用80%的贷款。申请贷款10万,贷款成功后要在银行存2万,但实际只能用8万。那么,有了这样的计算,实际贷款利率就远远超过了6%。
再比如,有的银行要求委托中介公司办理贷款,中介公司要收取更高的代理费。这个代理费也要推入贷款利率。
第三,在放贷时,我们还必须考虑非货币成本
放贷时不要盲目追求低利率,还要考虑非货币成本。比如能源成本(也就是花在贷款上的时间和精力)和人力成本等。
我有一个朋友,去年在当地一家银行办理了5万元的信用贷款。他发现熟人可以减息20%(也就是只减息40%);没有熟人的话,应该涨60%。为了节省利息,他找熟人求情,贷款利率降了20%。然而,为了感谢这位熟人,他一顿饭花了1600多元。结果省下来的贷款利息不够吃饭。就这样,白欠人情,真的吃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