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我怎么会看不到你的朋友圈呢?你屏蔽我了吗?”
看着朋友和父母在微信上质疑我,我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其实我一直在发朋友,但是我设置了私人功能,只有我能看到。
以前一直喜欢在朋友圈晒自己漂亮的照片和生活感悟,但是总有人会乱评,说实话很苦恼。你可以在朋友圈里自由的发评论,但是在别人的朋友圈下抱怨甚至对不起别人都不为过。
我们不想再向公众暴露我们的生活。我们宁愿一个人哭,也不愿别人喝啤酒看笑话。谁知道成年人的辛酸?
不愿意因为别人的朋友圈去打扰别人
想起身边一个朋友曾经抱怨她只在朋友圈发了一张孩子的照片,引来几十条不友好的评论,差点把她炸了。
就因为这张照片这么有特点,她的孩子才在照片里醒过来,宝宝头发蓬乱,嘴巴张得像个小圆号,哭着摊开双手让妈妈抱着。这位朋友原本顺手记录了孩子们的生活,发表的时候也没想那么多,完全没想到那些恶毒的言论。
“你孩子真丑,别发这种照片。”
“你一个妈都这么懒,还不说把孩子打扮的更好。”
“看你平时穿得整整齐齐的,怎么家里这么乱?”
【/s2/】不管哪个评论看完一分钟就想发火,做个陌生人没关系。关键是这些人里面有朋友有亲戚。即使气得差点吐血,也要忍着。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她再也没有交过朋友。后来朋友圈可以设为私密后,她又恢复了发朋友的习惯。用我朋友的话来说,我不想在不送朋友的时候打扰别人。现在我可以纯粹和孩子一起记录生活,不用怕别人说三道四。
我不想再开朋友圈了,因为这个世界真的不可预测。你觉得自己只是在分享,别人会觉得占用公共资源的是垃圾。不想见你的人太多了。他们会把你的隐私作为压制你软弱的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
成年人需要发泄的隐私空
在“我的女孩”节目中,吴昕亲自为她妈妈做了一个火锅。母女边吃边聊,气氛很热烈。就在吴昕的母亲非常高兴,她的女儿能够照顾好自己的时候,她抬起头,突然说:“为什么我看不到你的朋友圈?”
吴昕听到这句话很震惊,然后她很快告诉她妈妈,在她的朋友圈里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
大概是怕妈妈生气,吴昕接着说,她身边很多人的朋友圈把她父母屏蔽了,不是因为不想看,而是怕父母知道了什么会难过。
吴昕的母亲微笑着说她理解。她说了一句特别让人心痛的话,“你得让我在网上认识你,而不是通过朋友圈。”
吴欣听了这句话,眼里有泪。其实明星和现实中的普通年轻人一样。他们不是在屏蔽父母,而是作为成年人,需要有隐私空。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工作生活中受了委屈,通过朋友圈发泄出来,最担心你的只有你的父母。10分钟之内,父母总会打电话问发生了什么事,不耐烦的父母甚至会马上朝你赶过来。
作为孩子,你不能真正说出你在遭受什么。住在外面,不开心是必然的,朋友圈成为发泄的出口。
由于微信有私密功能,可以安静的分享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学会了自言自语和吐槽。
【/s2/】我们不敢随便发朋友圈,因为住的级别高的会觉得你的朋友圈太低,级别低的会觉得你太**。
每个人都是自己灵魂的摆渡人
以前我们总是急于通过发朋友让别人了解自己,所以推出朋友也就没什么顾忌了。但是渐渐的我开始明白,没有人真的在乎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今天吃了什么。
即使你发了一件开心的事,别人也会觉得你太骄傲;当你在朋友圈里倾诉委屈的时候,有的人只会幸灾乐祸。
这个世界上没有共情这回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只是别人饭后的谈资。当你发朋友,没有想法让别人知道的时候,你已经封闭了内心。
朋友圈就像一张直达内心的电影票,但现在我不想免费卖这张票。
庄子曾在濠水桥上感叹:“孩子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孔子也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当我们还在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时候,几千年前的圣人就知道,人要学会做自己灵魂的摆渡人。
每个人都应该明白,孤独是人生的常态。别人理解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活得充实,要了解自己。一个人品味人生的苦涩,一个人可以在朋友圈里自由吐槽发泄。这种生活不也很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