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因垄断行为被罚182.28亿元,成为反垄断最大罚单。阿里巴巴表示坚决服从。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乏有网络人士认为大型互联网企业人人自危。实际上,阿里巴巴被罚事件或将成为数字经济发现史上的一个象征性和关键性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这样说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当数字经济发展弱小时,政府一般会采取或鼓励、或放任的方式,任其发展。主要表现在税收免征或税收优惠等方面。在这种情况下,抓住互联网机遇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甚至野蛮生长。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这一时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时至今日,大型互联网企业的业务可以说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
第二,当数字经济市场相对缺乏政府力量时,遵循一般的市场经济。经住市场考验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在不断壮大的同时进行大规模的纵向一体化,逐渐垄断全产业链,从而利用垄断价格获取垄断利益。这将威胁到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也不利于数字经济市场的长远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阿里巴巴被罚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意味着数字经济野蛮生长时代的结束,竞争性市场原则将支配未来数字经济发展,政府管制数字经济发展将成为大趋势。实际上,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互联网企业反垄断实践,其背后存在诸多政治、经济和伦理逻辑。
数字经济正在成为各国政府争夺的战略高地之一。可以预见,数字经济正在经历从“无政府状态”向单边有政府治理的过程。未来将会出现数字经济区域协调治理,甚至全球协调治理的局面。数字经济治理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数字服务税。税收等监管势必增加数字经济企业负担,但是数字经济企业并不应该人人自危,而应该积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调整发展策略。政府也应该积极抢占数字经济治理先机,防止本国企业陷入发展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