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资深**者,相信大部分都经历过股市530事件,这是很多**者难以忘怀的痛苦记忆。但是,对于刚接触股市的新人来说,530事件很奇怪,那么股市中的530事件意味着什么呢?这是怎么发生的?
2007年5月30日,上证综指下跌281.81点,跌幅6.5%。深成指跌829.45点,跌幅6.16%。其中,上证指数5个交易日累计下跌21.49%。股市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是2007年5月30日凌晨,财政部将**交易印花税从1‰提高到3‰,直接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2007年5月,a股市场传言称税收增加,但随后财政部澄清。然而,5月30日凌晨,财政部突然宣布将**交易印花税从千分之一提高到千分之三。这导致股市在短短一周内从4300点跌至3400点以上。很多**连续三次下跌,突然的亏损让很多**者措手不及,这在历史上被称为股市的“530”事件。被**者调侃为“半夜鸡叫”。
股市530事件后监管部门的态度
“半夜鸡鸣”拉低了股市的头,股市依然微涨,大面积大跌。在经历了一系列可怕的暴跌之后,政府终于意识到自己过度干预了市场。从6月初开始,中国证券业协会开始组织部分媒体“吹暖风”。
同年6月5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原计划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处理部分非法向证券公司借钱**的商业银行,但在发布会前夕接到紧急通知,发布会取消。很明显,这是因为政府不想大规模扼***市场。之后,消息在市场上迅速传播,表明政策开始回暖。在此之前,上证综指下跌超过1000点,股市才停止这**跌。
股市530事件的启示
“5·30”事件带来的记忆大多是痛苦的回忆。本**跌中,上证指数从4334跌至3404,短短5天下跌近1000点,市值损失近1万亿元。数百家上市公司股价连续三天下跌,不少**跌幅超过四成甚至“腰斩”。数百万**者忙着割肉出逃,而逃不掉的人被困在山顶。
“530暴跌”给**者带来的反思是深刻的。调控政策的动机虽然是好的,但从就业后的角度来看,实际上起到了抑制投机的作用,但对市场的影响是非常不好的,政策出台的时机和方式还缺乏考虑。此后,管理层对证券市场的监管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市场化手段。
经过530年的暴跌,上证综指从3404点的低点再次上涨至6124点,随后在2008年10月跌至1664点。在此期间,当大盘飙升至5000点以上时,国内外很多行业专家看到它涨到了8000点,甚至上万点,似乎已经忘记了最初的暴跌。虽然2008年国内外因素很多,但有涨有跌的道理永远不会变。
放肆点。**提示
在暴涨期时刻保持清醒,暴跌后冷静寻找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