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的目的是发现内部控制和管理体系的不足,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从而实现各种流程和制度的优化和实施。
工厂审核流程 1.制定审计计划。
每年12月底,审计负责人制定下一年度审计计划,分解阅读;编制的审核计划应报总经理批准,批准后按计划实施。
2.发布审核通知。
对于定期审计,应提前约定审计时间,并以通知形式分发给相关部门;对于不定期审计,可以提前发布临时通知,公布审计要点,并告知相关部门近期将进行不定期审计。
3.审计通知的执行。
根据审计通知书,进行审计监督;如违反相关规定或程序,应做好审核记录,并请相关责任人签字确认。
4.审计结果报告。
根据审计记录,制定审计报告。
5.改进和审查建议。
审计报告应指出被审计部门或单位的缺失**和类型,审计人员应根据自身经验提出改进建议。审计报告经审计主管确认后,转送被审计部门或单位审查确认。
6.失踪登记,追踪和结案。
审计报告中登记的缺失**,由责任缺失部门或单位按改进期限进行改进,审计人员跟进结案。
7.存档审计数据以备将来参考。
每月对审核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列出各部门或单位的不足,并按规定纳入相应部门的考核、奖惩。
工厂审计方法
1、制作审核控制卡。
查什么,查谁,查哪里,一天查几次,一周查几次。这些内容应在《审核控制卡》中明确列出,使审核常规化、制度化、可操作化、规范化。审核控制卡相当于审核员的操作指令。class = & # 8221sy*r & # 8221& gt2.计划审计日。
每天明确需要审核的内容。如果管理改革的重点是在这段时间内用质量解决关键问题,那么审计日计划就应该用质量解决关键问题。
3.审计日摘要。
凡事有始有终,有一个计划没有总结出来。这个计划是白做的,审计总有一天要总结的。
4、审计要有考核。
审计人员的考核应与审计对象的业绩挂钩。例如,在一个特殊的审计**中,如果不良率上升,审计师将受到惩罚,如果不良率下降,审计师将获得奖励。为什么呢?审计员去检查其他人。如果没有检查效率,那就是审计员的失职。
5、审计必须做案例分析。
做审计,要举一反三。如果我们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教育100个人,因为我们发现的所有问题都有成本。案例分析是指每天观察和研究自己的行为,从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中学习。
6.审计必须纠正。
如果有审计,是不可能整改的,要发整改通知书(单),让他整改。如果他不改变呢?冲突呢?领导负责这个过程,并把它交给领导。
7.必须有审计日志和审计报告。
审核时,应有审核检查表。如果现场发现任何情况,应填写在审核检查表中。审核日志汇总了当天的审核情况,而审核报告汇总了所有的审核情况,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周。审核检查表、审核日志、审核报告、案例分析会,都是为了让大家了解工厂的管理情况,让所有员工对工厂的管理活动有一个了解,知道工厂发生了什么。
说最后一句话。
审计不仅改变事物,也改变人。借物换人是最好的方式。不要试图用思维去改变人,因为人是善变的,事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在事情上努力,人的内心和习惯才能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