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概念提出以来,众多互联网公司和线下零售巨头蜂拥而至,但成功案例并不多。
国美可能是最早开始新零售的企业之一。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前后,就开始了其轰轰烈烈的布局,希望完成企业转型。然而,三年过去了,国美的业绩仍在以空的速度下滑。即使是先锋阿里,也有很多失败或不成功的企业。自银泰、安百里、高辛等线下码推进新零售转型以来,至今未见明显成效。
当然,新零售模式也不是没有,所以本文试着分析几个平台的成功之处,供行业参考。
典型:盒马鲜生精准定位,差异化取胜。
说到新零售,我们很难绕过盒马鲜生。去过盒马鲜生店的人都知道它很受欢迎,与传统店形成鲜明对比。它是怎么做到的?
有人认为博克斯玛生鲜生活的低价是吸引用户的***手锏,网上很多草文都宣称这里的东西有多便宜。但实际上,除了开业促销和少数明星导流商品外,博克斯马鲜生的商品价格并不低,高于同类市场和超市。比如知乎里就有用户吐槽,刚从博克斯玛买回来的皮皮虾,一般79元卖一斤,当她为了促销卖59元的时候,挑便宜的感觉特别开心。结果我偶然来到市场,发现皮皮虾通常一斤只卖35元,而一斤价199元的博克斯玛鲜虾甚至只有59元,才发现我一直买的都很便宜。
除了阿里品牌的背书之外,盒马鲜生之所以能够吸引大量用户成功,主要是因为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差异化战略。
一是市场定位准确。无论是超市、菜场、餐饮还是电商,我们似乎都很难用一种格式来描述博克斯玛生鲜生活。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博马生鲜的准确定位应该是一家生鲜综合服务企业,而不是简单的生鲜零售商。与普通生鲜市场相比,盒马生鲜的产品更加标准化、品牌化,拥有品牌优势、更干净更干净的卫生环境和出色的整体购物体验。与海鲜餐厅相比,博克斯马鲜生现场采购加工的食材新鲜度更好,标准加工费的收费规则也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氛围体验相对更轻松无拘束。与超市相比,盒马鲜生通过共享阿里的生鲜供应链,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进口生鲜商品,从而形成一定的差异化特征。
其次,Box马鲜生的目标用户群选择也很巧妙。传统的家庭菜篮子由老年人和家庭主妇掌握,但他们不是它的目标用户。盒马鲜生针对的是对价格不敏感,注重品质和体验的白领。他们更喜欢新潮时尚的东西,而盒马鲜生正好为他们提供了类似的体验。有针对性的产品选择、在线订购和3公里免费快速送货都触及了他们的痛点。有用户承认,虽然知道商品价格略高,但送货免费,时效快,所以习惯了上班前在盒马鲜生订餐,回家后只是收货做饭。正是类似的用户群体支撑着博克斯马鲜生的业务。
此外,盒马鲜生将线下门店作为流量入口,引流APP的线上业务,从而实现互联网的外部效应,提升整体效益。一系列看似不合理的规定,比如只能用APP支付,不接受现金,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盒马鲜生的ping效率高达5万元,这得益于互联网外部效应带来的线上订单。据悉,Box马鲜生的线上订单占比在六成到七成之间。
作为新零售先锋的典型代表,包括阿里在内的许多公司都认为这是新零售业态的胜利。不可否认,新零售技术确实带来了一定的成本降低和体验提升,但正确的定位和差异化策略才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京东家居:核心竞争优势的延伸。
京东家居是另一个成功的新零售案例。
众所周知,JD.COM和阿里一样,都是电商平台,只能在网上购买商品。但在京东之家,这一定律被打破了,用户可以现场体验商品现货交易,而价格与JD.COM商城一致。不仅可以放置店内现有商品,用户还可以在店内购买JD.COM商城的线上商品,选择京东之家提货或送到指定地点。新零售线上线下联动的特点在京东之家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
非常有意思的是,以自营为特色的JD.COM,在京东之家的商业模式中,采用了特许经营制度。店主**建设京东之家,JD.COM提供商品和包括配送、售后、技术和服务培训在内的全系统支持。店主的**回报是销售JD.COM商品获得的佣金。通过吸纳社会资本,JD.COM不仅有效分散了经营风险,还实现了快速开店、占领市场的目标。
京东家居的主要品类是数字3C和家电,这是JD.COM的竞争优势。由于JD。COM的品牌效应和供应链优势,京东到家成功吸引了大量线下用户。其效率普遍高于同行,据报道最高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7倍。JD.COM遍布全国的仓库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库存压力,为**者带来了更高的回报。良好的回报吸引了更多的**者加入。JD.COM 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家居、JD.COM专营店在中国的数量已经超过1800家,扩张速度非常快。
京东之家的成功是因为新零售业态吗?没有对错,也没有完全正确。
众所周知,国内电商行业经历了十几年的快速发展,渗透率接近饱和,很难大幅提升。此外,随着竞争的加剧,在线流量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据悉,现在在网上获得客户的平均成本超过了200元,甚至高于很多地方的线下成本。而线下,渠道下沉在JD.COM仍有较大发展,如中老年用户、四线城市及以下下沉市场,这些都没有被JD.COM覆盖。因此,线下全面发展是JD.COM的必然选择。
京东到家几乎不会与现有的线上业务发生冲突,覆盖了此前无法进入的场景流量,相当于空白**域市场的扩张。作为线上自营巨头,京东之家线下市场的布局是JD.COM集团基于核心竞争优势对线下市场的延伸,这也是京东之家的成功之处。
大仓:切入空白色市场,重构产业,创造新价值。
除了盒马鲜生和京东家居,发现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新零售**。目前才刚刚起步,不能算是成功,但它的打法非常独特,值得关注。这个**就是大仓。
达达仓是一个新兴的连锁零售品牌,业务类别以服装为主。其店铺面积约300 ㎡-5000 ㎡,装修风格与普通服装店相似,品种和库存充足,可供消费者现场购买。大东仓同时推出APP,采用实体+APP的商业模式,类似京东到家。在其APP上,有更多的产品可供选择,但这些产品并不在商店销售。网上下单后,通过先进的仓储和配送系统送到指定地点。大东仓的店铺和应用是同一个会员体系,可以同步收集用户的消费行为,形成完整的大数据。这些大数据在系统中进行标记分类,通过建模分析得到相应的消费行为报告,进而指导产品选择、定价、促销等操作。
如果只是以上部分,大仓库也没什么不寻常的,像打通线上线下关系这样的新零售**还有很多。但是大仓库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市场——折扣零售市场。
在讨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看看国内折扣零售市场的现状。2017年,中国零售总额达到36.6万亿元。以美国5%的比例计算,潜在市场规模接近2万亿元,但现实中,目前可能只有1000亿元。主要原因是国内折扣零售市场非常落后,要么是折扣有限的华而不实的直销店业态,要么是没有品牌背书的快闪式买卖模式。消费者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又担心现有的渠道会破坏价格体系,只能削价甩卖给经销商,甚至别无选择,只能破坏商品做成空仓库和货架。
大东仓是国内首家专业折扣零售连锁品牌,与国内外上千个品牌长期**,通过标准化、品牌化的闪购方式授权尾货特卖。它进入了这个空白色市场,创造了至少两个价值:1。对于品牌主来说,特定渠道的折扣价格不会对现有商品的价格体系造成冲击,在收回较高资金的同时快速完成尾货处理;2.对于消费者来说,可以在大型仓库购买到正品和有保障的低价商品。
当时戴尔电脑以其他行业常见的空直销模式进入电脑市场,成功降低了门店租金以外的运营成本,如库存期间的仓储成本、降价损失等,以较低的成本为用户创造了更多的价值。戴尔的成功看似不起眼,但实际上是战略创新的典范。
大仓的战略创新也是如此,它的出现为消费品牌和消费者都创造了新的价值。在国内折扣零售行业,大仓以连锁品牌的新零售模式运营,是一次全新的战略创新。有了创新和新零售的技术支持,只要组织体系和执行力到位,大仓的成功率会远高于一般的新零售**。和美国折扣零售巨头TJX一样,大仓有望利用自身品牌和价格优势,率先占领用户心智,成为未来万亿市场的领导者,成为新的零售代表。
新零售不是万能的,打造核心竞争力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对盒马鲜生、JD.com家居、大东仓的案例分析,说明只有在正确的竞争战略下,新零售技术才能帮助企业建立核心竞争优势,取得成功。没有核心竞争力,只有新零售,这样的企业无法赢得用户和市场。有了核心竞争力,又没有新零售,企业可以继续生存一段时间,但未来竞争力可能会减弱。
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拥抱新的零售技术,因为它将是未来的关键生存因素。所谓关键生存因素,是指行业生存的基本标准要素。例如,手机银行是当前银行业的关键生存因素之一。提供这项服务在市场上可能不会成功,但如果不成功,肯定会失败,因为它无法吸引和留住客户。同样,为了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当同行企业竞相采用大数据、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时,不跟进的零售企业将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难以维持现有的市场地位。
但是,企业不应该盲目依赖新零售。决定零售业务成败的不是新零售,而是零售企业的效率和成本优势。摆在消费者面前的是产品和服务是否优于同行,这是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与其盲目推崇新零售空洞和冷技术的概念,不如学习如何精准定位博克斯马鲜生,如何延伸京东家居的竞争优势,如何寻找战略创新的新蓝海。
总之,新零售,一场技术革命,并不是零售业的灵丹妙药。只有将核心竞争力与正确的竞争战略相结合,才能在市场中表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