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万科在深圳召开2019年股东大会。会议审议了2019年度董事会报告、监事会报告和年度利润分配方案,表决通过了变更董事会和监事会、发行h股的一般授权等各项议案。董事、监事候选人全部成功当选。深圳地铁作为大股东,董事会席位数没有变化,但仍保留三席,分别为深圳地铁董事长辛杰、总经理、副总经理李。万科管理席位数(26.14,+0.85%)保持不变,仍为3席,分别为于亮、朱九生、王。万科董事会主席于亮表达了对万科未来的期待。他希望不辜负王石当年创办企业的初衷,通过几代万科人的努力,让万科成为一家基业长青、有活力、有创造力、有免疫力的百年老店,风雨过后还能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
可以看到,在经历了万科与蛮子宝能的股权之战、创始人、股东、董事长、职业经理人王石的离职、国企深圳地铁的被接管控股等一系列对于万科来说是翻天覆地的风波之后,职业经理人于亮掌舵万科,他保持着审慎谨慎的态度,低调而尽责:多谈感谢,多谈挑战,少谈成绩。
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于亮无意当合格。只是江山变了颜色。现在的万科不再是王石时代爬珠峰、划冲锋舟、吃红烧肉的万科。当时估计于亮直接给王石打电话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出了问题,于亮拿起电话找人,连他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一切都是骨子里的变化,这是于亮无法控制的,所以在于亮身上也很难要求万科。所以想一想,不仅仅是王石,还有万科和于亮。还有,在这个时代,即使英雄辈出,谁又能抵挡不可预知的外力,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呢?隔壁老王大多是这样的。
不管世界怎么变,人有多浪漫,过去三年,万科的寻找也是房地产企业的巨轮,结果也不差。
据统计,2017年至2019年,万科销售额从2016年的3648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6308亿元,累计增长73%;营业收入从2405亿元增长到3679亿元,累计增长53%。归母净利润由2016年的210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389亿元,累计增长85%;分红从87亿元增加到118亿元,累计增长36%;全稀释净资产收益率(ROE)从18.5%上升至20.7%,上升2.2个百分点。
转型方面,万科物业跳出了传统住宅物业公司的范畴,形成了住宅服务、商企服务、城市服务的“三驾马车”模式。物流业务迅速成为行业领导者。一方面,它已经成为ProLogis在业内的第一大股东。同时,自有品牌万伟物流跃居国内规模第二,第三方冷库业务快速达到全国规模第一,运营能力和资产价值得到资本市场认可。集中式长租公寓保持第一规模,2019年开业规模超过10万间...
整体来看,在三大严峻挑战下,业绩稳步增长,各项业务呈现亮点。万科过去三年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
只有中小股东抱怨:“业绩停滞,分红减少,管理层的奖金提成一点都没有降!”
“经理的作用是公平对待所有股东,尤其是弥补中小股东的天然弱点。”在谈及管理理念时,王石曾这样说过。然而,很明显,万科目前的管理层必须完成王石最初的想法,这更不为人知。
国企大股东深圳地铁也在发布会上表态。董事长辛杰在会上表示,深铁不仅要秉承对万科“四个支持”的承诺,还要全力支持万科未来的发展。强调深圳地铁坚持按照上市公司规则参与万科公司治理,不干涉万科独立经营。“相信在于亮董事长的带领下,万科的管理团队能够克服困难,更好地回报股东。
听起来像天使**人和私募股权**,只是金融**,不干预直接经营管理的人事变动。如果孙正义用官方中文**马云,这就是措辞。只是不知道这个真假难辨的说法,对万科现在和未来的中小股东和于亮的职业经理人团队意味着什么。
有分析认为,随着宝能的彻底离职,大股东深圳地铁信守“四个支持”的承诺,旷日持久的股权之争终于告一段落。新板席位延续了过去稳定均衡的局面,万科混合所有制结构进入稳定期。
“稳定期”这个词对于一个在市场上竞争的企业来说,是祸是福。大多数国有企业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们很少参与真正的市场竞争,依靠某种形式的垄断和财政补贴来生存。它唯一的使命似乎就是稳定!社会效益和股东利益,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等。,是他们不会在意的事情。
但是,我们外地人真的不希望万科这个优秀的市场化股份制企业变成稳定的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