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船”日志。
导游:一艘深入太平洋的渔船。33个人的命运是相互关联的。压迫,斗争,屠***,告密,背叛。人性的恶在这里得到了生动的展现。根据法庭庭审记录、法庭判决和几天的走访调查,本报记者试图以日志的形式,构建出“陆荣玉2682号”悲剧的完整拼图。
重庆青年报记者田佳刚
2010年12月28日,山东荣成,大雪纷飞。
山东半岛已经下雪好几天了,威海已经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威海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渔港,南属荣成市石岛渔港。气温已经到了零下几度,但是海面上只有一层薄薄的冰。冬季是捕鱼的旺季,1300多艘渔船穿梭在渔港。
2010年,山东省海鲜价格普遍上涨。鱿鱼批发价从2009年的5~6元涨到了9~10元。即便如此,鱿鱼仍然供不应求。
荣成市新发水产公司的大型鱿鱼渔船“陆荣宇2682”破冰破浪,悄然起航。近海资源枯竭,航标指向南美西部的太平洋。
船上有33个人。李承全船长是这艘船的最高“统治者”。他今年44岁,来自大连。船员来自东北、内蒙古等地。这将是一次死亡之旅。
2011年2月2日,太平洋中心,晚上。
除夕。年夜饭上有8道热菜,都是鲜肉。
通过船上唯一的海上卫星电话,船员们一个接一个打电话回家,报告他们的安全,甚至对他们早年的生活表示敬意。
马更年轻,只有25岁,但拥有船上最高的学习成绩。
在给家里打电话的时候,他安慰妈妈,“就当我上了两年大学。”。
他在山东工业职业学院机电工程专业,毕业后工作一直没有定下来。
他不能说他喜欢船员的工作。在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多次晕船,几乎想逃到岸边。
吸引马的是他的高薪。根据船员与公司的约定,两年后回到渔港时,每年每人将获得4.5万元的保底工资和奖金,每捕获一吨鱿鱼,奖金为400元钱。
这样,两年后他回到中国,就能拿到10万元左右的钞票,对于一个家境贫寒的他来说,已经足够在社会上独立谋生了。
马于超忐忑不安,便乘另一艘“鲁荣宇2660”下海,再转到“鲁荣宇2682”上。包括他在内,船上有18个人没有“海员证”。他们出海,近似走私。
王鹏是船上最年轻的,出生于1987年。马立克·于超,他来自大连。刘贵多出生于1984年,今年26岁。三个人年龄相仿,都是通过大连的劳务中介上船的,什么事都互相说。
谁能想到,四个月后,刘贵成了船上的“**”:几乎所有的遇难者都与他们有关。王鹏则是帮凶。
2011年3月的某一天,秘鲁海域的渔场,夜幕降临。
陆荣宇2682长36.98米,宽7米,排量233吨,主机功率330千瓦。2011年2月底到达目的地。
这是一个世界闻名的渔场。在东南暖流和秘鲁寒流的相互作用下,营养丰富的海底冷水外溢,各种冷水鱼类在浅海区大量繁殖。
此刻,夜色正浓,渔船上挂满了大灯泡。鱿鱼具有趋光性的特点,夜间灯光自然聚集在船上。
每个船员都守护着一台鱿鱼捕鱼机。船员们的工作似乎简单而枯燥:把上钩的鱿鱼拉上来,然后切成块,放在冰箱里,这纯粹是体力劳动。
但是,刘贵多却发现了一些窍门:耐心放钩,快速拉弦,精准***鱿鱼。同时,为了防止电线缠绕,有必要与**伙伴保持沟通。
刘桂多,黑龙江人,初中毕业回家干农活。之后,他出去工作,在商店和建筑工地工作,但他很年轻,已经在社会上呆了十年。
在其他船员眼里,刘贵多似乎很幸运,总能钓到许多大鱿鱼。
2011年5月底,南美洲的太平洋发生了争端。
过去三个月,刘贵的产量排名第一。3月、4月、5月,刘贵多分别捕捞鱿鱼8000公斤、6000公斤、14000公斤。
虽然没日没夜的工作,即使连续工作了20多个小时,刘贵多在梦里回想起回家后手里还拿着一大叠钞票,还是能笑醒。
16日,船员黄锦波和彭越生病了,但事实是他们已经筋疲力尽了。
船上没有药,船长只好等其他渔船把他们带回家,停止支付他们的工资。说到劳动报酬,争议就出现了。
根据船员的理解,合同很明确。工作两年,保障收入每年4.5万元,两年9万元。加上每吨400元的佣金,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李承全队长说:你误会了。合同上不是这么说的。合同上说得很清楚,如果不钓到一条鱿鱼,那么每人会有4.5万元的保底工资。前提是“如果没有钓到鱿鱼”。但是如果抓鱿鱼,计算方法是另外一种:每人每月支付1000元工资,已经按月支付给每个人的家庭,外加每吨400元的奖金。
刘贵的心沉入了冰底。根据后一种算法,过去三个月,他一共生产了14吨,占了5600元,平均每个月只有2000元。
船上的生活太无聊了。刘贵没日没夜的抽烟,船上的饭都是他欠的钱。他惊恐地发现,再这样下去就赚不到钱了,回去还要给公司贴钱。
最新的“合同解释”迅速在船员中私下传播。暗流涌动,但表面上,大家还在奋力抓鱿鱼。
这时,渔船已经装载了几十吨鱿鱼,按照批发价,船员们创造了数百万元的财富。
2011年6月初,在秘鲁海域,进行规划。
机组成员鲍德格·吉里胡(他的同伴一般被称为鲍德)来自内蒙古。他要求船长回家,被拒绝了。
包德知道刘贵多也很不满意,就和他协商抢船回国。然后两人分开串联。
包德联系了内蒙古老乡双溪和戴富顺。同为黑龙江人的刘桂铎和黄锦波,说服姜晓龙、刘程健、王鹏、丁玉民一起参与抢船。
刘桂卓动员起来,说:我有熟悉的律师朋友。回国后我们会跟公司打官司,不怕拿不到钱。
几乎所有船员都知道刘贵多、包德等人会抢船,但没有人告诉船长和管理人员。目前,秘密策划的叛逆者、不知情的管理者、等着看剧的中立者各占了近三分之一。
大学生马说,他没有参加这次行动,但他可以计算油耗,帮助大家回到岸上。
刘桂卓充分考虑了行动的每一个细节。第一,你必须等到加足了油才能回家,才能行动;二是通信设备必须销毁,防止其他渔船靠近;三是藏菜刀,防止美食总监夏启勇持刀;第四,这些对船只一无所知的人需要技术支持,否则抢了船就开不回来了。最后,一定要有行动的信号,他规定的动手信号是“锚”。
2011年6月17日,智利在离岸200海里处抢劫了一艘船。
当天下午,“陆荣宇2682”在某海港加满了一整箱油。
晚上11点,除马外,9名叛军按照刘贵多的事先安排分了手。
黄锦波去厨房藏了一把菜刀。学过船舶驾驶的王鹏关闭了船上的通讯设备和定位系统。和刘守着三楼的舵楼。
这艘船有三层。三楼舵楼船长室里,李承全船长躺在床上,准备睡觉。
刘贵多、包德、双喜、戴福顺闯进了主人的房间。
刘贵多把队长从床上拖起来,要求立即回家。李承全不同意。刘贵拿刀捅在队长腿上,血流如注。船长痛苦地喊道。保德和爽也不甘示弱,保德持刀捅,爽抡起铁棒砸向头部。
然后,他们用绳子把船长绑了起来。
李承全被迫答应回国,并通过卫星导航确定了回国路线。王鹏负责开车。这时,听到响声的宴席承办人夏启勇正准备上楼。
夏启勇在楼梯口看到姜晓龙拿着***鱿鱼刀,并不害怕,坚持要冲上去。1976年出生的姜晓龙来自黑龙江,刘贵看中的是他的勇猛。
夏启勇冲到主人房门口,却看到门口还守着刘成建设和双喜。
夏启勇被两面夹击。夏天他不注意的时候,姜晓龙在他背后捅了他两刀。受伤的夏启勇反而抓起刀刃,反手拿刀。
这时,刘从后面用钢管猛砸夏的腿。夏启勇半跪在地上,姜晓龙立刻当胸将刀刺进了夏想的身体。听到响声,刘贵多上前补了几刀。
夏启勇已经不吭声了,割红眼睛的姜晓龙脖子上砍了好几刀。然后,他们把夏启勇扔进了黑暗的大海。
夏启勇是船上第一个死亡的人,他的死拉开了血腥屠***渔船的帷幕。
这时,大副傅也走了过来。他没有反抗,而是被直接绑起来,控制在舵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