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开市已经一个多月了。8月29日,在2019年全球创业**峰会上,深圳创投原董事长、前海股权**基金(有限合伙)首席执行官合伙人金海涛表示,科创板新成立企业的质量、门槛、质量越来越高。
金海涛因在深圳创投的表现,被业界戏称为“南方皇帝”。公开资料显示,金海涛执掌深圳创投11年,将深圳创投从濒临倒闭发展成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投机构之一。2016年,从深圳创投退休的金海涛牵头成立了总规模达215亿元的深圳前海母基金,创下了国内商业母基金规模和权益**行业单只基金规模的新纪录。
金海涛表示,截至8月23日,科创板上市公司28家,平均涨幅约150%,总市值6000亿,最高1000亿,最低59亿。按市盈率计算,最高市盈率为1560倍,最低市盈率仅为31倍。对此,金海涛认为有七点启示。
首先,风险**机构是支撑科技企业的中坚力量。
根据金海涛提供的数据,在科创板28家企业中,有174家创投机构参与了**,其中29家参与了两次以上,参与度最高的有5次,**了5个**;此外,在51家未注册企业中,有268家风险**机构参与。
“风险**的作用是提高中国未来的作用,它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追捧和支持。当然,对于创投机构来说,也有一个启示,那就是越早参与,收益越高。”金海涛认为,风险**机构在面对技术创新型企业时,应不断将**背景前移,对那些处于早期、初期和成长期的企业给予支持。
其次,财务指标差的企业未来也会出现在科创板。
金海涛表示,科创板对财务指标提出的五套要求中,只有第一套有盈利要求,其余四套没有盈利要求,这与创投机构的担忧是一致的,说明创投和科创板是天生一对。风险**的条件最关注企业的市值、营收、R&D、流动性和核心竞争力,但对利润的要求比较宽松。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大批拥有核心竞争力、前景看好但财务指标并不亮眼的企业也将登台亮相,丰富我们的资本市场,支持更多人创业创新。”金海涛说。
第三,注册制改革减轻了发行**的各种负担。
金海涛表示,由于注册制以信息披露为基础,加强了发行企业的信息披露,对风险**企业的规范运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经得起考验。
第四,科创板的**轨道与风险**基本一致,会导致**者进一步向硬科技倾斜。
通过分析包括上市行业在内的接受行业分布,可以发现第一名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有36家企业。排名第二的有20个生物技术产业;排名第三的有13个高端装备行业;第四名有11种新材料。
根据金海涛的分析,科创板重在硬技术,少于风险**的偏好。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快速消费。但是,随着科创板的发展,这类企业也会在科创板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五,估值特征给了风险**机构和资本市场一个新的视角。
金海涛认为,第一,科创板企业在发行时的估值普遍高于整个a股行业。但科创板平均涨幅是150%,说明企业有进步,新企业质量会越来越高,门槛更高,质量更高。
其次,估值方法丰富多彩,因企业而异。“过去,我们的估值主要集中在市盈率、市销率和市净率。有些企业很难单纯用这三个比率来评价。这是对市场的重大考验。其实估值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这种丰富多彩的方法应该被市场所接受,这个市场也会逐渐成熟。我们的风险**人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金海涛说。
六是市场参与热情高涨,说明资本市场的扩张不是二级市场的***手,从而进一步增强了监管机构和风险**机构的信心。
金海涛分析,存在一个悖论,扩张是二级市场的***手锏,多发行**,股价就会往下走。在科创板一个多月的实践表明,这种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虽然科创板上市首日的实际交易规模略小于创业板,但随后一个月的交易却比创业板更活跃,说明大家依然热爱科创板市场。
其次,沪深主板成交额在科创板开板当天没有下降,反而略有上升。显然,这些在科创板入市的资金更多来自主板和创业板之外的增量资金,并没有分流主板和创业板的资金。这说明市场不缺钱,而是人有信心。
第三,科创板如果坚持科技创新的特点,就会受到**者的信任,使其健康发展,使风险**业务得到发展。
第七,未来可能会实现退出方式的多样化。
金海涛表示,监管部门鼓励风险**者**科技型企业。与主板和创业板相比,风险**的退出增加了非公开转让和配售的方式,新方式为首次公开发行前解禁后的股东做出了更多选择。这些都是积极的信号。“虽然还没有到释放期,但监管部门的信号值得我们**者关注和研究,以及如何利用一些新出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