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事业单位,临时工、合同工和正式工是有区别对待的,同工同酬的时代终将到来。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和福利性是好的,但是岗位划分不均,薪级制差异大也是众所周知的。基层员工做的工作最多,拿的工资最少,甚至还有编外人员,做着同样或更多的工作,拿的工资却很少。目前,一些省份已经做出了表率,出台了改革事业单位的新规定。
2018年2月,山东省有关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印发山东省实行人事总量控制备案管理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改革本省事业单位,响应《劳动法》第四十六条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实行同工同酬,提出统一的工作人员管理制度。
《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在公开招聘、职称评定、岗位聘用、考核奖惩、工资分配、社会保险、管理使用等方面,对工作人员实行同工同酬、同等待遇。
同时,该省改革还指出,事业单位依法依规行使用人自**:自主制定内部人事管理制度,自主管理岗位设置,自主安排和实施聘用计划,自主公开招聘后备人才,自主组织竞争性招聘和人员聘用管理,自主确定本单位绩效工资分配办法。
对于内外部组织内部的流动岗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应当与流动岗位人员订立劳动合同,对工作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要求、工作条件、工作报酬、保密规定、成果归属等内容进行协商约定并签字确认。
同工同酬的内容:
1.不同种族、国籍和身份的人同工同酬。
2.地区、行业、部门同工同酬。因为各地的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差异很大,各行业、各部门的特点也不一样。所以,有地区,有行业,有部门& # 8221;同工不同酬& # 8221;现象。
3.企业内部同工同酬。这是同工同酬最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企业从事相同工作、付出相同劳动量、取得相同劳动绩效的劳动者,有获得同等劳动报酬的权利。
同工不同酬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各行各业都存在,我们如果一直纠结下去会陷入无休止的循环!不如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在大浪淘沙中不变!
如果事业单位同工同酬改革能够全面推行,内部和外部工作人员的差别会逐渐减小。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同工同酬是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