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大学者,不是建筑,而是**。”这是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提出的著名论断。都说大学需要的是好老师,名师,而不是高楼大厦,教学楼。
这也适用于其他阶段的学校。学校作为教育的主阵地,不仅要有好的教育设备和硬件,还要有好的教育方法和好的教师。
北京四中(全称北京四中)就是这样一所学校。
在互联网时代,北京四中不仅延续了学校100多年来“服务好世界”的传统,还培养了各种社会精英。除此之外,还与龙之门教育**建立北京四中网校,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全国中小学生提供远程学习指导。
当北京四中的教育资源输送到全国各地的学校时,北京四中百年名校所追求的人文教育价值也在互联网世界传播,影响着更多的人。
北四中网校母公司龙门教育创始人黄是如何爱上教育的?为什么要在公司成立18年后第一次融资近亿?
互联网可以创造奇迹。
龙门教育成立于2000年,长期专注于K12教育。经过18年的发展,现已拥有北京四中网校、龙门汉语、酷蒙课堂、外交部儿童远程教学服务、华侨学校教师远程培训等多个板块。,并致力于打造一个全学习过程的智慧教学平台。
黄魏翔,龙门教育的创始人,可以说是一个互联网元老。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他就在中关村创业。从卖电脑、硬件到软件,经历了中关村互联网的崛起,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历史。
1997年,互联网在中国刚刚兴起。当时上网还叫“冲浪”,门户网站新浪一年后才成立。今年开始接触互联网的黄是中国最早的网民之一,当时共有60多万人。对于13亿这个庞大的数字来说,真的是沧海一粟。
黄为何“钟情”互联网教育20余年?对余来说,他经历了两件事,对他影响很大。
第一件事发生在1998年。前不久,网络名人“花总”曝光了五星级酒店的乱象。这是他第一次出现在互联网世界。当时他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大二学生。当他听说他的同学何患有脊髓肿瘤,没有钱治疗时,他决定在网上发起募捐。没想到最后还是募集到了世界各地的捐款,有30万人民币。
是黄在北京推动这件事。他请北京天坛医院王忠诚院士和另外两位专家通过互联网远程诊断,让他做手术。方去北京做了手术,半年后她康复并站了起来。
一天,黄开车送方到广场,拍照留念,并在网上发帖“他站起来了!”,这件事轰动了整个互联网世界。
这件事让黄看到了互联网的力量。“互联网可以创造奇迹。」
同年,张艺谋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上映。影片主人公被带到黄的办公室,了解他的母校镇宁堡中学。之后,黄决定向捐赠电脑、教育软件和一些学习工具。
从北京驱车4个多小时,来到河北省赤城县镇宁堡乡宁堡中学,就是电影里的学校。他捐给学校的电脑居然是全乡第一台电脑!
经过四个小时的行程,黄看到了教育上的巨大差距: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消除这种差距——在线教育?因此,2000年,黄创办了龙门教育。
北京四中网校**
在看到互联网世界的“奇迹”的同时,黄慢慢地从计算机软件进入了教育软件领域。
如今的互联网大佬史玉柱喜欢穿着红色polo衫出席各种论坛演讲。1995年,33岁的史玉柱到达了人生的巅峰。他创办的巨人集团资产达到8亿元,开始走多元化业务发展的道路。
一年后,史玉柱巨人集团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开发了一套多媒体教育软件,被视为当时国内最贵、最大的教育软件。整套软件共有54张光盘。然而,众所周知的“巨人大厦”事件发生后,史玉柱已无力继续开发这款教育软件。
就在这时,有志于在线教育的黄看到了这个烂尾的教育软件,不忍这个投入巨大人力财力的教育软件“流产”,于是买了下来。
有了这个庞大的教育资源库作为储备,龙门教育在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开始了与北京四中的校企**,成立了北京四中网校。
“北京四中成立之初,我们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回忆起创业初期,黄告诉善缘街0号(ID:shanyu jie0),“我们已经做了18年了。”
随着北京四中网校的成立,北京四中主要提供教学内容,龙门教育提供互联网技术。两者相互**,通过互联网将四中的优质教育资源传播输出到全国,帮助偏远地区的学生获得优质的教学资源。
现在在线教育领域非常流行直播。早在2006年,龙门教育就开始探索直播远程学习。从2009年开始,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施混合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13年,我们试图扭转课堂的创新“课堂模式”,并协助公立学校进行教育信息化改革。
目前,北京四中已经建立了国内庞大的互联网教学服务支撑体系,覆盖200个城市、3000所公立学校,服务300万学生、40万教师。是在线教育领域极具潜力的独角兽。
18年首次融资推出“大语文”
2018年10月9日,龙之门教育正式宣布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盛道**和CDH**联合**。这是龙之门教育成立18年以来的第一笔外部融资。主要用于继续加大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投入,以大语言**为切入点,建设全数据智能教育平台。
龙门中文是黄极力推动的事情之一。
“作为一所百年名校,北京四中在教育理念上有其独特的价值追求,侧重于‘为大世界服务’而非‘为老百姓服务’的人文教育。其实我们是想通过网络向社会传播北京四中的人文教育理念,培养更多的有志之士。”
黄伟穿着蓝色t恤,休闲牛仔裤,左手戴着黑色手表,典型的互联网人。他看起来很年轻。他说话轻松自如。他低沉的声音带点理性,安静。
“中文是最好的载体。从2014年12月开始,由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李佳升领衔,历时三年半编写各大语种教材,汇集北京地区名师。这套教材按照北京四中的教学理念,安排了960篇50多万字的文章,16本12册240课时,每篇课文都是经典。”
龙之门语文是根据汉字和语文的规律和特点,以思维为核心,以学生语言实践为途径,适合6-12岁小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语文课程体系。无论在知识面、选文、视野、内容等方面。,或在小组文本阅读模式和PBL教学法上,在国内语文教学界具有引领和示范价值。
“学习不仅是为了拿高分,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使他们在正确的价值观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力,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栋梁。"
令人高兴的是,这套《龙门语文》教材得到了许多教育专家的肯定和好评,如北四校长刘长明、中国著名教育家邱继龙等。2017年3月,首次正式纳入外交部驻外外交官子女远程汉语教育课程体系。
此外,龙门教育还通过互联网帮助海外华文教师进行远程培训,将北京四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输送到海外华文学校,让百年名校北京四中的教育理念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截至目前,海外中文学校教师远程培训已覆盖80多个国家,在日本东京、法国里昂、希腊雅典等地设立了海外分校,与全球1215所中文学校开展**。
如果保持“一亩三分地”,龙门教育会活得很好。但对于黄来说,他有一个更大的目标,那就是通过酷萌课堂,打造学习全过程的大数据中心,为线下教育机构提供全数据智能教育服务。
完成首轮近亿元A轮融资的龙门教育,正在为这个宏大的教育梦想而努力。
经过18年的互联网创业,黄早已烙上了深深的教育基因。君子三代。教育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深入人心,才能吸取大地的养分,积累财富。
对于黄来说,创业更像是一场马拉松。
“我们追求阶段性的成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该让教育像马拉松一样发展和延续。跑得更久,跑得更远。」
在这次马拉松中,黄在做好互联网教育的同时,也做了很多公益援助:外交部少儿汉语教学服务、华侨学校教师远程培训、远程教育烛光行动、中央电化教育中心对口学校捐赠、与思源实验学校**...这也许就是教育的真谛吧!
互联网教育是一场无止境的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