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推荐了思维导图的书和绘图工具。这个简单介绍一下如何画思维导图,以及一些需要注意的部分。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线性笔记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传统的音符被称为线性音符。线性笔记会很全面,基本上是越多越好。但是当你回去复习的时候,是不是觉得看到密密麻麻的文字,不知道重点在哪里,记录变得单调,复习变得枯燥,让你感到头疼?
思维导图记录灵活,层次丰富,图文并茂,逻辑清晰,精炼精准,有利于发散思维的拓展。
你可以考虑一下。看一段话,看一张图片,一定是先记住图片的内容吧?在思维导图中,他充分结合了图片和文字,使记忆更容易,大脑更容易接收传递的信息。
准备工具:
手绘:
1.A4/A3纸,我推荐A4活页方格笔记本。
2、12~24色水彩笔或彩铅。
3.黑色碳素笔
或者电脑或者手机:
XMIND、Mindly或MindNode
一个完整的思维导图需要五个部分。
中心图、分支、关键字、关键图、颜色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
首先,中心地图
首先我们的纸张要横放,这样画图会更方便,也更有利于分支的展开。
如果确定了主题,建议用中心图来表达,这样大脑很容易注意到你主题的内容。
比如,如果是旅行计划,可以画个行李箱或者沙滩;如果是工作计划,画个电脑。如果是读书笔记,可以画一本书。要吸引眼球,贴近你的主题。
另外,建议中心图像的颜色应该是三色或三色以上,颜色的丰富性可以**大脑,加深大脑的记忆。
比如这个导游图,因为小朋友要做端午节主题的手抄报。我画了粽子。看到粽子,大家第一个接触的就是端午节。
二。分支
分支基本上就是你的思维框架。有几点需要注意:
1.不要竖着画,要有曲线感,要放射状画。把支线拉出来,不会让你的大脑有被束缚的感觉。
2、分清主次,树枝粗细要把握好。主线分支要粗一些,颜色要填充。二级分支变细,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信息的递进关系。如果粗细统一,就容易看出层次,在后期复习中也容易混淆主次内容和逻辑关系。
3.推荐鲜艳的颜色。每个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让读者一眼就能看出它们的关系,便于区分,丰富画面。
4.第一行应该从右上角开始画。顺时针画分支。左边的要从左下角画。这符合大脑的阅读习惯,容易记忆。
顺时针布局很重要,不要搞错了。
三。关键词
学会提炼,抓住重点。我看过很多朋友的指南,他们都在支线上写了很多,一句话,甚至抄了一段。这是不对的。
思维导图就是要言简意赅,学会抓住重点,当你看到重点关键词的时候,就可以继续思考背后的内容。让你的大脑充分发挥自由联想,而不是被束缚。一般4、5个字的关键词最合适。
大脑中的一段话或者一个关键词哪个会记忆更深?
长段落和线性笔记有什么区别?
在抓关键词的时候,记住关键词要写在分支线上,每个分支只写一个字。字的长度要和行的长度一致,长字和短字都不能长。
平衡的画面会让大脑更好的吸收。
生活中减法的读书笔记,不能大段大段摘抄,抓住本段或者本章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四。关键图表
思维导图的一个特点就是用图片来说明。促进大脑记忆
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些关键词旁边画关键图,甚至关键词也可以直接用关键图来表示。也就是丰富画面也可以帮助大脑强化记忆。
需要注意的是,关键图的位置一般在关键词的上方或右侧。
多用图,看起来更生动,记忆也变得更简单。别人看你的导游图更容易理解,加深印象。
第五,颜色
建议不要用纯黑。如果颜色太单一,大脑容易疲劳。让颜色鲜艳饱满,大脑会感到兴奋。所以我画画的时候比较喜欢用水彩笔,很少用彩铅,只是因为我觉得彩铅的颜色太暖了。
建议一个分枝一个颜色,一级和二级分枝颜色一致,不要变。不仅画面过于花哨,还容易混淆大脑,造成疲劳。
每个分支一目了然,画面生动有趣。
软件绘图和手绘的原理是一样的。也要注意这五个关键部分。只是软件画图更快更方便。
思维导图的应用
思维导图充分发挥人的发散思维,充分打开你的想象和联想。多角度思考,让自己的思路更全面。
思维导图应用广泛。
工作:策划、年报、年度计划、会议纪要、活动组织等。
生活:**计划,旅行计划。
学习:制定学习计划,看笔记,预习,复习,上课记笔记,背课文,背古文,历史等等。
曾经用思维导图看过一个女生的简历,印象非常深刻,立刻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我也看过一个朋友用思维导图给客户做的方案,客户当场决定**。
用好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发挥创造力,让我们的思维更全面,提高我们的学习效率。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也能画出属于你的思维导图。现在就做,从简单的开始,比如一篇短文。比如你2018年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