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喝茶,但大多数人在茶馆或在家里用开水喝茶。很少有人喝袋装茶。1992年,立顿进入中国,用了几年时间培养我国人民喝袋泡茶的习惯。职业敏感的赵告诉:这袋泡茶是商机,值得一试!于是在2000年,赵辞职创办了碧生源。
但是茶包市场已经被立顿垄断了。碧生源怎么才能分一杯羹?赵想了很久,找到了出路,做出了有效的袋泡茶!我们国家胖子那么多,就做能减肥的袋泡茶吧!所以有两个核心产品,碧生源减肥茶和昌润茶。
碧生源的推广套路很简单。一种是通过烧钱疯狂地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你一定听过“洗肠”这个广告。碧生源减肥茶和昌润茶都是靠广告出名的保健品。另一种是广撒网的销售模式。碧生源的经销商分布在全国各地,和几十万家药店都有**。想想在药店买碧生源,是不是证明这个产品很靠谱!
这种推广套路的效果确实不错。碧生源减肥茶和昌润茶已经成为中国最畅销的减肥产品。这两款产品的总销量在去年6月超过40亿袋。
人怕出名猪怕壮,已经成为爆款的碧生源产品真的出事了。很多消费者反映,喝了很久的碧生源减肥产品,一点都没瘦下来。还有人吐槽喝碧生源减肥茶,一天要跑n次厕所。甚至有人怀疑碧生源根本就是打着保健品的幌子卖泻药。一时间,碧生源陷入了夸大和虚假宣传的漩涡,销量立马大减。
一般来说,销量不好的商品会降价来**消费者购买。没想到碧生源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卖好,反而涨价了。没想到的是,碧生源涨价后真的慢慢回血了。
并没有持续多久。微信业务和代购的出现严重刺伤了碧生源。朋友圈卖的各种减肥产品无情的瓜分碧生源的减肥市场。碧生源花钱做广告,微信业务可以直接零成本卖货。你说这个聪明的赵,当时怎么没想到微信商家会卖碧生源的产品?代购卖的产品,因为是国外进口的,给人一种优质安全的感觉。碧生源的产品根本无法与进口商品竞争。很多新产品推出后,没有销量,没多久就停产了,这也让碧生源的产品结构陷入了单一化的恶性循环。
但把碧生源逼入绝境的,并不是微信业务和代购的冲击。毕竟减肥的方法太多了。追求速度的可以去抽脂,想要健康的可以去健身房。
你可能想不到碧生源被迫停产是因为要改名。
为什么用得好的名字一定要改?因为医疗保健行业太乱了,政府放不下。于是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一个通告,碧生源不幸被枪***。减肥茶含有宣传产品功能的“减肥”二字,必须下架。
不能用“减肥”这个词,这无疑给了碧生源一个打击。不仅产品功效的宣传不能到位,花了很多钱的广告也浪费了。把消费者很难记住的“碧生源减肥茶”改成了“碧生源常青茶”。而且新名字审核要几个月,这个产品卖不出去,公司只好停产。更名期间产品的停产直接给碧生源带来了7000多万的损失。我真的很想哭。失去了响亮的名字,十几年没有更好的产品出现。无奈的碧生源这次真的有可能被消费者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