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游客看到了《爱丽丝梦游仙境2》,得到了“治愈”。她也在和我的对话的字里行间感受到了她的“升华”。于是,带着好奇,我把两个都编了出来。
爱丽丝学过心理学的朋友其实对这个学科也有所了解,因为每个人对潜意识的人格化都有animus或者Ani*的看法。所以,每个女孩心中都有一个爱丽丝。我觉得这部电影可以起到疗伤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剧情和人物设定是一种精神分析,也就是意象疗法。
镜子和树洞是通往潜意识的大门,爱丽丝以“成人”的身份来到了她的内心世界。
红皇后和白皇后是没有和谐统一的内在“孩子”。爱丽丝的《孩子》被分裂成两个相爱相***的角色。白皇后代表善良,但缺乏智慧和力量,就像她“从来不诚实”;红皇后是个恶人,周围都是假鼻子和假耳朵。但她渴望被爱,渴望被发现,所以她的真命天子只是被女生喜欢。
疯狂在内心世界是“情绪”和“能量”的代名词。第二部能量的高低,狂帽的脸和发色的表现。第一部,爱丽丝和疯帽匠的一段对话,只是关于“情绪”的自说自话,也道出了一些哲理。
——这一切都是我脑子里的幻想。
-这意味着我不存在。
-恐怕是的。你只是我想象中的虚构人物。我总是想象一个半疯的人。
-是的,是的。但是你必须半疯半疯才能怀上我。
-那我就是了。
故事中所有的兔子都代表了爱丽丝内心的“懦弱”。当我们承认自己软弱脆弱的时候,勇敢的旅程就开始了。只有正视自己的弱点,才能得到引导,与“恐惧”(班德尔兽)交朋友,找到“力量”(剑)。
我定义为“古雅”的睡鼠,是一种小权力,小智慧。很多次带咨询师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我都会看到。(或者猴子等。)第一部分,如果内心世界完全被“消极”占据,那么这种力量就会被奴役。(就像电影里,猴子扛着桌子,动不了。)。偏心是有局限性的,所以只能带走恐惧的目光(意味着压抑和回避),但个体的心灵还是会受到伤害。
狗代表忠诚和团聚。当狗一家团聚的时候,所有的“郑”也会团聚,睡鼠、疯帽子、白皇后、兔子,还有胖哥和成年爱丽丝都会相聚。(第一部**前,大团圆图。)
柴郡猫,情绪特征的拟人化描述。看不见,看不见。其实猫本身就代表了“半疯半疯”的古怪形象。
jabberwocky代表了内心(被压抑的)“愤怒”。
胖子的解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爱丽丝心中的姐妹在现实世界中的投影(第一本书的结尾)。其次,是爱丽丝内心红皇后和白皇后的再投射。分裂的两个个体,在缺乏智慧和力量的情况下,使任何努力和尝试都显得“僵硬”、“滑稽”、呆板”。
时间,这个形象太直白了。他在第二部分说的话值得深思。我最喜欢这句话,“你不能改变过去,但过去会教会你一些东西。”时间是疗愈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只有当来访者真正意识到这一点,秩序才会建立。不尊重时间,时间就是冰冷的敌人;当我们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时,时间就会变得非常友好。所以时间是一个既有正邪的人物。比如失恋和时间。
失恋会带来很多痛苦,伤害自尊等等。还有一个是关于“时间”的。有些失恋的人,会对过去失去的时光感到厌恶,于是就自由了,结果就在自己的幻想中浪费了很多时间。当我恍然大悟的时候,我觉得幻想也是在浪费我的时间,加剧我对“不”和“不好”的自我认知,催眠自己这种痛苦在时间上是永久的。这是对时间的不尊重。时间会报复你,让你崩溃,让你变得更糟。但当你突然意识到“过去的就过去了”“我的痛苦不是无限的”时,时间就会得到尊重,那时就有可能不再自由,生活也开始好转。
除了人物的巧妙设定,其实两部电影的现实剧情就是两个真实案例。第一个讲的是重新发现自己,接纳自己的故事。莫名其妙地被分配和一个不喜欢的人订婚,内心世界充满了恐惧(班德尔兽)、焦虑(独眼骑士)、愤怒(jabberwocky),最终通过一次“幻想之旅”(自言自语),达到一种平衡,温暖了自己,也温暖了他人。
第二部分其实是关于原谅母亲的“过错”。当白皇后说出红皇后一直想听的话时,爱丽丝的内心世界“孩子”统一了,即迎来了自我原谅和救赎,母亲得到了原谅。通过这种原谅,爱丽丝反而获得了“正念”。当她要求母亲签字表示理解时,母亲反而加倍理解。
第一部里有个大梗。"你知道为什么乌鸦看起来像写字台吗?"我看了一些解释,有些来自原著,有些来自“我喜欢你,所以不需要解释。”我的回答不是,因为乌鸦是写字台。只有精于影像疗法的人才能明白这一点。乌鸦一般面向森林,写字桌面向房子。在这两种环境中,写字台和乌鸦一般都是个体深处“影子”的表现。写字台是否凌乱,是否布满灰尘和乌鸦的叫声,鲜艳的颜色和飞舞的姿态其实是一回事。来访者看到这两个形象的时候,情绪状态都差不多,大部分都是不开心的!
好了,不说了,免得剧透太多。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爱丽丝。通过看这两部电影,你会发现自己缺失的地方,也许改变和治愈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