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壳虫一直是园林绿化管理中的一种常见害虫。它们的种类很多,被它们危害过的植物也非常多样。受到它们危害的植物不仅会枯萎、干枯,还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观赏价值。所以控制介壳虫一直是园林绿化管理的重中之重!
这
图为龟蜡蚧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边肖已经分享了龟苓膏、龟苓膏、龟苓膏、龟苓膏的控制方法。如果你没看过,可以查一下边肖以前的文章:
三月,园林介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向介壳虫宣战吧!》
这种“小肉球”长在植物上。别在意,其实是介壳虫!》
教你认识昆虫——日本龟蜡蚧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槐花上的这种鳞片太可怕了!》
普通树篱有时会大面积死亡。有什么危害?
今天边肖就给大家简单分享一下洋桔梗对园林植物的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1.大叶黄杨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作为一种介壳虫,大叶黄杨在我国南北方均有发生,对农业上的柑橘危害严重,主要危害绿化植物如朴树、海桐、山茶、海棠、月季等。在景观美化方面。
它们经常聚集在植物的嫩芽和新芽上进行危害。危害的位置从幼龄期到成虫逐渐从叶片转移到树枝,最后集中在树枝上分泌卵囊产卵,才停止移动。因此,与其他种类的介壳虫相比,它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可以通过外界的风、鸟兽以及人类的调苗、运输等行为进行远距离传播。
图为大叶黄杨对植物的危害。
由于紫茎泽兰主要以植物的汁液为食,受紫茎泽兰危害的植物初期生长会逐渐衰弱,叶片变黄脱落,后期部分枝条干枯或整株干枯死亡。此外,洋桔梗的分泌物也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当植物还没有因介壳虫而死亡时,煤污病就已经大大降低了植物的观赏价值!
二、大叶黄杨的发生规律: 它能以若虫、成虫或卵等多种形态越冬,在我国南北方每年发生的世代数不同。一般南方一年3-4代,长江流域2-3代,北方一年2代。
图为边肖去年5月拍摄的吹棉危害图片。
在北部地区:
第一代卵和若虫在4月中下旬至6月盛花期;第二代卵和若虫在7月中旬至9月盛花期。
在南部地区:
发生时间一般比我国北方早,3月上旬至5月为第一代卵和若虫盛期。二代和三代孵化均匀度差,世代重叠。一般来说,第二代卵和若虫高峰期发生在5月中上旬至7月下旬。第三代卵和若虫高峰期发生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
3.为什么介壳虫很难控制? 介壳虫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介壳虫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蜡粉,成虫阶段分泌的蜡会形成一层坚硬的蜡作为保护层保护自己。普通化学药品渗透不好,防治效果不理想。
这张照片显示了被吹虫伤害的植物。
四、如何正确防治介壳虫? 1.正确清理花园,减少虫源。
结合冬修剪和春修剪,做好植物清园工作,剪去病虫和苗木枯枝,集中销毁。树枝上的越冬虫也可以用竹片刮去,然后消灭。冬季和早春,在植物发芽前,用石硫合剂喷洒,以消灭越冬卵,减少越冬虫的种群基数。
图为大叶黄杨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2.选择合适的时间和药物。
选择合适的时间:
每年4月中旬到6月中旬,7月中旬到8月中旬,是防治大部分介壳虫的最佳时期。这时候可以提前喷洒药剂进行预防,可以大大提高介壳虫的防治效果。
试剂的选择:
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噻虫嗪和溴虫腈可用于防治卵期和若虫期的蚧虫。喷洒时注意几种药剂交替使用,最好与硅油或矿物油一起使用,以增加药物渗透性。
高发时如何服药:
平时要注意园林植物的虫害发生情况。如果发现介壳虫,要及时喷洒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我们可以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图为大叶黄杨对园林植物的危害。
3.正确喷。
选择合适的剂量和时间后,在喷洒剂量时也要注意。因为介壳虫一般聚集在叶背、树枝等不易喷洒或附着化学物质的地方。所以喷洒一定要均匀彻底,枝、叶、背、叶柄、果柄都要喷洒。
好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关于介壳虫防治的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