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经常用“猴年马月”来形容遥远而不可能的事情。
在春运热潮中消灭黄牛?几年前发生的事!
当选华裔美国总统?几年前发生的事!
但是有些人真的很想知道,猴年是哪年哪月?
于是各方专家开始忙碌起来:
天文专家计算了很多数据,最后抬头望向远方,宣布“猴年”一词的来源没有考证。
我上大学时,曾在复旦大学中文系上过著名的古代汉语专家罗的课。他认为这个词多来自民间俚语,“猴年”是天津话中“马年”谐音的变体,被人造谣成了“猴年”。
英语专家整理了历年外交翻译记录,发现“猴年”在英语中往往被翻译成“某一年”,“不知是哪一年”。
北京人在一起经常会说一些客套话:“改天我请你吃饭,我请你吃饭。”但是遇到国际友人,外国人会追着问:“又是哪一天?”(哪一天是另一天?)这时候翻译人员往往会用中文嘀咕:猴年马月。
那么,真的“无望”“遥遥无期”了吗?
风水专家不同意。
他们使用中国的年表方法得出结论,猴年和马月有一个固定的日期。
生肖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现象,不仅被我们的祖先用来记录年份,也用来记录月份和日子。
中国最重要的春节是十二生肖年。今年是牛年,最近的猴年是2004年,下一个猴年是2016年。
除了最熟悉的黄道十二宫之外,我们的祖先还创造了用黄道十二宫来记录月份的方法:
在农历正月,冬天还没有结束,山野空 Kuang还有冰雪,动物活动很少。只有老虎在山上游荡觅食,老虎的吼声传遍田野。人们把农历的第一个月称为“虎月”。
农历二月,春风回暖,大地复苏,草拱地,新绿绽放。兔子此时开始活跃,人们称二月为“兔月”;
三月多雾,伴有雷声,龙出现,称为“龙月”;
四月温暖,蛇出洞,称为“蛇月”;
五月草长,人欢叫,意为“马月”;
六月草茂,羊群遍地,称为“羊月”;
七月,树木繁茂,猴子出没山林,称为“猴月”;
八月中秋,***鸡饮酒,称“鸡月”;
九月和秋收,给狗防盗,称为“狗月”;
十月秋凉,猪满圈,称为“猪月”;
11月下雪,屋里老鼠多,称为“鼠月”;
十二月,寒风凛冽,老牛回棚,称为“牛月”。
这样一来,猴年和马年就意味着每十二年发生一次的猴年农历五月。下一个猴年将是2016年农历五月,距离现在只有七年零三个月。
现在,猴年即将来临。
从逻辑上讲,凡是说要等到“猴年马月”的事情,都会在这个农历月成功。
所以,想结婚,想买房,想出国,想创业的人,只要尽力就好。这个世界上,只有那些太过轻视,不够努力的人,却很少有不可能的事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