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胸骨
拼音Lónɡ Gǔ
别名五华龙骨
它来自于大象、犀牛、嬉皮士等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
药材分为两种:(1)五花龙骨: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块状。牙齿表面呈白色,有蓝灰色和棕红色花纹,深浅不一,粗细不一,略似大理石条纹,表面光滑,偶有小裂纹。硬而脆,易剥落、散碎,吸湿性强,舔舌有吸引力。无嗅无味。乌龙骨比较脆,出土后暴露在空空气中容易断裂。经常用羊毛边纸粘贴。(2)龙骨:看起来像动物的骨头,但比较粗,大小不一。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光滑,部分有纹理和裂纹,或褐色条纹和斑点。坚硬,断面凹凸不平,颜色为白色,细腻如粉砂。关节处肿胀,断面有几个蜂窝孔。吸湿性也很强。无嗅无味。
煅龙骨:将洗净的龙骨在坩埚或其他容器中煅烧至红色,然后取出,冷却,粉碎。
甘、涩、平。
适应症:镇静、收敛发汗、收敛精气、生肌敛疮。用于神经衰弱、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白带;外用可以长期治疮生疮。
用法:3 ~ 8人民币;外用,研末敷患处。
摘自《全国中草药汇编》
鸟的胸骨
拼音Lónɡ Gǔ
来源《本经》
它来自于大象、犀牛和嬉皮士等古代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挖掘后,清除污垢和杂质。乌龙骨比较脆,出土后暴露在空空气中容易断裂。经常用羊毛边纸粘贴。
产地: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内蒙古、湖北、四川、云南、广西、青海等地。
①五花龙骨
又名:绿龙骨、花龙骨。它们是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块体。都是黄白色,有蓝灰色和红褐色的花纹,深浅粗细不一。表面光滑,有时有小裂纹。断面粗糙、硬而脆,容易剥落、散架。吸湿性强,舌头舔起来很诱人。无嗅无味。酥脆、有层次感、五色花纹、吸湿性强者优先。
②龙骨
又称“白龙骨”(“千金方”),是大小不一的不规则块状。表面为白色、灰白色或黄白色,较光滑,部分有纹理和裂纹,或褐色条纹和斑点。坚硬,断面凹凸不平,颜色为白色,细腻如粉砂。吸湿性也很强。无嗅无味。质地硬、颜色白、吸湿性强者优先。但一般来说,五花龙骨是首选。
化学成分主要是碳酸钙、磷酸钙、铁、钾、钠、氯、硫酸盐等。
加工龙骨:刷土,折断。煅龙骨:取洗净的龙骨,在无烟火或坩埚中煅烧,取出,放凉,碾碎。
概要:& # 8221;现代方法,但煅烧成红色粉末,而且有用。《林语录》说:“酒浸一夜,焙研粉,用水三次。若急,煮酒烤。”或者云,药水飞过来晾干,每斤用一桶黑豆。蒸一伏,就干了。否则会影响人的肠胃,到老年会热。”
味甘涩,平。
①经书:& # 8221;甜平。”
②别路:& # 8221;微寒,无毒。”
③药性理论:& # 8221;几乎没有毒,& # 8221;
④本草郑:& # 8221;甘、平、涩。”
⑤中西医一记:& # 8221;味道温和辛辣,性平。”
经脉入心、肝、肾、大肠经。
①简编:& # 8221;先从足少阴、厥阴的经络说起。”
②本草经:& # 8221;入足厥阴、少阳、少阴,从少阴、阳明经入手。”
主治:镇惊安神、敛汗固精、止血敛肠、生肌敛疮。治疗癫痫、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自汗、盗汗、遗精、便血、崩漏、腹泻、脱肛、慢性溃疡。
①经书:& # 8221;主要咳嗽,腹泻,脓血,女漏,肿块,肿块,小儿癫痫引起的热。”
②别路:& # 8221;治心饱胀,四肢无力,多汗,自惊,怒,心下气滞,不喘,肠痈,阴蚀,止汗,排便,血尿,养神,宁心。武藏。””白龙骨能治遗精、遗尿。”
③药性理论:& # 8221;泻邪气,宁心安神,止寒痢脓血,降妇崩中泻,止梦泄精,梦里交合,治血尿,虚多梦。”
④日华子本草:& # 8221;健脾、敛胃、止泻、止泻、止渴、妊娠漏胎、肠风泄泻、腹泻、流涕、吐血、止汗。”
⑤珍珠胶囊:& # 8221;大肠凝固。”
⑥简编:& # 8221;益肾止痉、敛阴止疟、收湿脱肛、生肌敛疮。”
用法用量:煎服,3 ~ 5元;或者做成药丸。外用:研粉或敷。
注意湿热、邪实者。
①本草经集:& # 8221;得到人参和牛黄;害怕石膏。”
②药性理论:& # 8221;避免鱼。”
①复方可治所有成人及儿童狂、惊、痫、不安:龙骨一两(火煅研极细末),犀角、朱砂、琥珀、天竺黄各五块钱(均研极细末),钩藤、地黄、茯苓各一两五块钱(均微炒干,但极细末),三钱、牛黄。共十味,共一处,用八块钱的五倍子,磨成细粉,一碗竹沥,糊成丸,大如一个五子。大人吃十片,小孩吃两三片,都是姜汤泡制。(方麦正品)
②以浮脉治伤寒,当大夫以火劫之,日死则惊,不安者: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炒)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碎),牡蛎(煮)五两,生漆(腥)三两,龙骨四两。论七味,取一桶两升水,先煮蜀漆,减两升,取诸药,煮三升,除我。取一升温的。(在《伤寒论》中,桂枝去芍药,舒气顾龙牡蛎九逆汤)
③治健忘:龙骨、虎骨、远志均分。上菜三味治筛。吃完后,拿匕首,第二天。(《一千块钱》)
④心虚盗汗的治疗:龙骨五块钱(火煅),茯苓一两块钱,人参六块钱,莲子肉三两块钱(均微炒),研合为末,麦冬四两块钱(去心),酒煮,捣成糊状,大如丸子。早晚用白汤送服三钱。(方麦正品)
⑤产后汗出不止:龙骨一两,麻黄根一两。把药吃了,碾成粉末。不分时间,用粥和饮料调两钱。(《盛慧芳》)
⑥遗尿淋治:白龙骨、桑螵蛸。为了结束。每汤两元。(石梅季芳甄)
⑦遗精者,胃脘低,头寒,头晕,脉极弱,脉迟,清,血死,脉微紧,男为精,女梦:桂枝,芍药,生姜,甘草,十二枣,龙骨,牡蛎。七味同食,七升水,三升水。分三次服用(《金匮要略》桂枝加古龙牡蛎汤)
⑧治遗精、暂眠、泄:白龙骨四穴,韭菜五穴。上半部分是粉。空心,酒调适合。(石梅季芳甄)
⑨治疲劳多梦:龙骨、远志。末炼蜜丸,大如五子。每30粒用莲子汤送服。(《活人心》)
⑩白浊的处理:糯米(晒干)42,埃洛石(炒至焦黄),龙骨(煅,不要研),白茯苓(去皮)各22。作为细粉,面糊用醋煮沸,烘烤。每吃50片,空新炎汤,饭前服用。(魏氏家族藏方丸)
⑾治鼻衄出血,头晕死亡:磨龙骨。向鼻子和耳朵吹气。抽烟的人都会吹。(石梅季芳甄)
⑿平白医女尿:五两龙骨。放下筛子。第三天拿酒,空腹(千金食谱)
[13]治出血:龙骨(煅)一两,当归、香附(炒),棕毛五元。顶部是底部。拿每四块钱,空心,喝米。避免油腻、鸡肉、鱼和烘烤的天然物品。(《景岳全书·顾龙散》)
【14】治金疮出血:龙骨一两(颜色紧者),诃子一两,白石脂半两,苎麻叶半两(五月采摘阴干者)。顶部是底部。用水服用。(《普济方》**止血散)
⒂治泻:白龙骨、白石脂。最后,水丸有五子那么大。大人小孩都吃罗勒木瓜汤。(整个孩子内心的指南)
⒃对于那些有长期痢疾和休息:四个或两个龙骨。打破,水五升,煮两升半。五份,冷饮。喝药丸配米饭。每19个拿一个(手肘后面)
⒄治疗小儿痢疾脱肛:白龙骨粉扑。(姚)
⒅治湿烂耳,长期不收敛:龙骨,一石之(全用火煅),海螵蛸(水煮)和三钱。一起研磨。先用棉纸把脓擦干,再把药粉吹出来。(《本草集》)
⒆治疗阴囊出汗和瘙痒:龙骨和牡蛎粉粉扑。(医疗三定律)
⒇长期治疗儿童脐溃疡:煅龙骨。磨成粉,敷上。(《盛慧芳》)
(21)治疗淋巴结结核(用于干酪化或结核溃疡):煅龙骨、煅石膏和滑石等量。在研究结束时。将精制猪油溶解,加入粉末,搅拌成糊状,储存备用。先把病灶清理干净,再用药膏做成的纱布填塞伤口。每天换一次敷料。开始时脓液增多,一般3 ~ 4天伤口就干净了。连续敷1 ~ 2周。(内蒙古中草药新医法资料选登)
(22)治疗汤火伤:将龙骨、石膏、大黄、儿茶等分成等份,研成极细末,用凉茶稀释成糊状。敷在患处,用纱布覆盖(面部可能不覆盖),隔天换药。(《中医杂志》1957年第4期第212页)
摘自《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