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杨雪)蟾蜍,中国蟾蜍的学名,有“保帕格宝”(川渝俗称)二字。这种身体凹凸不平的两栖爬行动物,黄黄绿绿,有时还带点红色,天生就有“鸡皮疙瘩”的属性,让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就有点紧张。如果10万只蟾蜍聚在一起会是什么样子?4月28日,10万只未成年蟾蜍——黑暗中的一只蝌蚪,摇着尾巴,用小脚丫走路——奔向陆地,迎接它们的成年季节。
/i*ge-1月28日晚上7点半左右,青城山脚下的成都华西昆虫博物馆馆长奈依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他的“巡山之旅”,回家准备下山,徒步来到月城湖。突然,他看到湖边有个黑色的东西在慢慢晃动。“跑过去看看。哎,都是尾巴还没退的蝌蚪。”奈经过辨别,认出这些是中国常见的蟾蜍,学名为中国蟾蜍。“青城山的蟾蜍种类很多,但这么大一片聚在一起上岸,我还是第一次见。”
根据奈伊拍摄的视频,在月城湖附近的水中,10多平方米的面积里,有很多黑色的蝌蚪。有些已经试图爬上岸,四只小爪子在颤抖,尾巴还没有完全脱落。据奈初步估计,这堆“未成年蟾蜍”超过10万只。
“青城山气温比低,所以四月底还是有蟾蜍上岸。在成都,城里和郊区的蟾蜍过了几年就开始上岸了。到4月底,它们的尾巴已经脱落,基本呈现出蟾蜍的形状。”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侯勉说,蝌蚪孵化后一两个月就会开始上岸。再过一两个月的“成年季”,它们就会变成大家熟悉的蛤蟆。如果不遇到各种意外,他们可以活10年以上。
虽然看起来人要犯密集恐惧症了,但其实蟾蜍对人类不仅无害,还有益。侯冕说:“很多人认为中国的蟾蜍有毒,不断捕***。然而,在成都平原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田里,中华蟾蜍对于控制蝗虫等有害昆虫非常有用。它们携带的毒性对人类基本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