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中,看电影算一项。也觉得宝贵的时间来之不易。每次看电影,我都有一点选择。我选择主题、等级和演员...很多时候,我选择看哪部电影的时间占了前奏的一大半。
看电影的过程当然是享受的。但是看完之后总觉得有些东西是吐不出来的。其实就像看电影一样,写影评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毕竟,你对电影的思考越深入,你看电影的**就会越微妙越奇妙。
但是,对于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一旦把写作当成了任务,这种美好瞬间就变成了头疼,就不愿意开始了。
那天去书店,瞥见书架上有本《如何写影评》的书。一个奇怪的巧合把它拉了出来,发现它真的是一本非常通俗实用的电影书。
本书的亮点在于:一是电影案例丰富生动,插图多样。每一章都列举了很多经典电影的例子,用实际案例详细讲解,避免空谈。二是利用了很多来自学生和业界的影评案例,从如何做笔记,到勾勒、提炼主题,再到润色文章,展现了一个完整的写影评的过程。
此外,这本书概述了一切,从写影评的目的,到影评的主题构思,电影的相关术语,影评的方法,到写作风格和结构,数据来源,稿件形式等。结构有章可循,内容平实简单。
对于初学者,这本书可以帮助入门;对于爱好者来说,看完这本书,你会觉得其实写影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难。
宾夕法尼亚大学
本书作者蒂莫西·j·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是美国大学教授,也是宾夕法尼亚大学英语系电影研究主任。他在电影研究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出版了许多电影研究书籍。
个人认为写影评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找不到合适的角度切入分析,无法提炼主题;论据不足以令人信服;没有意见,或者意见太平庸。
带着以上问题,我在《如何写影评》这本书里找到了一些答案,并摘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1.主题不是电影的“道德”或“启示”,而是电影中使用的帮助人们理解剧情的大小概念。 审查一部电影,确定主题是首要任务。会成为一篇文章的分析依据,指向影片的主旨。
那么,如何确定主题呢?边看边多问是个好主意。
比如角色本身或者和别人的关系是什么意思?这个故事强调了改变的好处还是坚持的好处?强调个人或集体的重要性,还是强调人性的刚毅或悲悯?这部电影对你有什么启发?为什么?…不要只纠结于剧情,跳出来多问为什么。
大致勾勒出一些主要或次要的主题后,接下来,你需要细化电影的具体情节和目标。你的话越准确,你的论点就越详细。
“有其父必有其子”镜头
比如“父子关系”是一个宽泛的题材,在很多电影中都有很好的刻画,比如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有其父必有其子》、张艺谋的《千里独行》、霍建起的《那山那人那狗》、杰茜·尼尔森的《我是山姆》等等。
有了这个出发点,接下来,就要落脚到单部电影上,分析电影相关主题的历史、风格、结构是如何呈现的。这种“父子关系”有什么不同?正常还是不正常?值得学习还是应该被警示?
沿着这个思路思考,从一个总的主题中提炼出一个清晰而集中的主题,然后展开详细而全面的分析。
“有其父必有其子”海报
比如通过评论日本电影《有其父必有其子》,观察导演如何让主角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血缘”的重要性,最后发现“亲情”压倒一切?6年的父子关系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如何通过故事表达的?或者换个角度分析,导演是如何通过场景调度、镜头取景等拍摄方式来表现的?
这样,缩小一个总主题的范围,使其更加具体和个性化。
第二,做笔记是实现充满力量和洞察力的影评的重要一步。 要写好影评,只看一遍电影是不够的。你必须反复看这部电影,以便找到并记住其中所有的细节和复杂之处。
当你在看的时候,你不是被动的看。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1.捕捉细节
善于分析的观众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即能够在几秒钟内抓住电影中的关键时刻、形式或形象。
“有其父必有其子”镜头
看的片子越多,对细节差异的敏感度越强,越能找到不同的论据。比如电影《有其父必有其子》中有哪些元素让你感到陌生或困惑?有哪些元素一直在暗示着某种观点?
很多时候,一个在别人看来不重要的细节,会成为你强有力的论据。
2.做笔记
因为电影是移动的,没有人能瞬间记下自己想要记住的一切。这时候有两个小办法。
首先,你要能识别关键场景、场景和叙事情节。一般一部电影只有四五个这样的关键片段。尽可能详细地写下来,包括摄影角度、灯光、景深和剪辑技巧等。这些都是表达主题的重要手段。
第二,我会速记和速记。比如用关键词、符号甚至图表来表达。这样就可以对重要场景进行细致生动的解读。
3.概述
看完电影,最好趁热快速整理一下笔记,这样可以更好地利用储存在脑海中的故事大纲。一般你从头到尾看完笔记,你的影评雏形和方向就差不多了。
还可以把文章的结构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来,这对文章的逻辑很有帮助。
很多时候,当你逐渐完善大纲的轮廓时,你的文章就已经成型了。对于大纲的每一部分,最好像写标题一样用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来。这些句子可能会成为每一段的主题句。
三、观点明确——功夫在诗外。 要为一部电影提出一个恰当而清晰的观点,这种努力不是单部电影就能挖掘出来的,需要平时的积累。
电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它包括文学、戏剧、雕塑、绘画等艺术传统,以及叙事、角色、视点、场景调度等术语。理解这些术语对于分析电影是非常必要的。
《美丽人生》犹太父子
比如你想在电影叙事中发现问题,提炼观点,首先要了解经典的叙事形式。一旦学会了认知经典叙事,就能通过对比和对照,找到单部电影独特的创作主旨和手法。
这就需要我们更多地了解电影相关的理论、叙事形式、电影术语、评价方法等。在我们的日常积累中,使我们在普遍原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并充分发挥,结合单个影片所呈现的问题,有条不紊、有层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做好以上准备。接下来,开始写!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最难的部分。
正如《如何写影评》的作者蒂莫西·j·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所说,“我们都有很多方法来推迟,比如多做笔记、反复看电影、查看电子邮件等。”哈哈,跟我太像了!但是记住,拖延无济于事!在这种情况下,写提纲就很有用了。它可以帮助你组织你的文章。
确定主题,捕捉细节,做笔记,做提纲。当你一步一步去做,一篇有见地的影评就做好了。
《如何写影评》这本书,通过大量的案例,不止是告诉大家有哪些影评技巧。更具有启发性,强调拓展思维方式,不死板,不局限。它告诉你,即使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思考你的主题,拓展你的思路。
毕竟,只有当我们开始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我们大多数人才能确切地知道我们对一个复杂主题的想法。这不仅体现在看电影和写影评上,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其他事情上。写作本身就是一个发现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