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行业的世纪大战又开始了!6月3日,微信正式开通& # 8221;支付& # 8221;系统,象征着微信支付体系的彻底完成,直接针对支付宝。微信用户开通支付子功能后,可以查看自己的支付子功能,根据自己的信用享受各种服务。
微信正式宣战后,战书迅速到达支付宝,作为支付老大的支付宝再次升级自己的支付系统,面对微信势不可挡的势头。经过这次改革,80%以上的人的芝麻得到了改良。
Core & # 8221& # 8221;战斗吧,龙虎斗 核心之战是信用评分。芝麻信用分强调& # 8221;信用& # 8221;而微信支付点强调& # 8221;支付& # 8221;。为什么同样的支付点会有这么大的焦点偏差?
“得分范围& # 8221;”场景数量& # 8221;”评估维度& # 8221;这三点是微信和支付宝的主战场,这几方面的胜负将决定其发展前景。
首先,在评分方面,芝麻信用评分更加精细化,多层次,划分更加合理清晰;微信支付评分只是上线,所以只是简单粗暴的对评分进行汇总,并没有额外划分不同的评分区间。
现场,单纯看数量,两者并没有太大区别,因为他们都号称有一千多的信用服务,虽然芝麻信用& # 8221;拉什& # 8221;但是整体差距不大。如果线下付诸实践,应该& # 8221;你能用,我也能用;你不能用它,我也不能。& # 8221;所以这个差别不大。
然而,最大的差距是在评价方面。
支付宝多年来形成的评价体系是& # 8221;孟& # 8221;微信一时半会儿撼动不了的绝对力量。那么,芝麻信用分的含金量有多高呢?除了& # 8221;资产证明& # 8221;”网络& # 8221;微信支付分公司没有,其他都是正面标杆。至于资产证明,熟悉金融系统的用户肯定会选择支付宝。因为时间的推移,支付宝自然更可信,用户添加各种证明的接受度也更高。一直以微交易为主的微信,在金融领域比较弱。
简单的对比就能看出微信和支付宝的区别。微信目前的问题是它的& # 8221;& # 8221;其含金量不高,无法吸引优质用户入驻。
“分而治之& # 8221;,用户的权益,平台的命脉 信用时代,社交机器把个人信用量化了,它变成了一个具体的数值。个人活动可以基于这一指标。对于平台来说,这个分数不仅仅是支付平台约束个人的工具,它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信用体系。
芝麻信用2015年上线,微信支付晚了5年& # 8221;招生& # 8221;现在进入已经很晚了。不过,微信也不是没有信心。凭借自身平台优势,月活跃度同比增长8%,日活用户突破4亿。这是挑战支付宝的硬实力。得益于庞大的用户群体优势,微信此次推出支付点实现突破,力争在金融领域分一杯羹。支付点的推出也是& # 8221;预谋已久& # 8221;。
同时,支付宝新版芝麻信用更加关注下一年的信用行为,逾期可修复,追回丢失的积分,十分神奇。相比过去,它改变了各种慢性病,优化程度相当高。这个芝麻分升级为自我评价。每月6日至次月5日,点击芝麻信用评价即可了解芝麻分的最新变化。此外,官方还将推出针对用户的信用增长计划,帮助提高芝麻分。
在之前的支付大战中,微信为了争取优质商户,开设了九宫格,成功争取到星巴克的入驻。在这场再起的战争中,微信和支付宝除了继续争取优质商户外,不约而同地针对各类用户的痛点进行攻关,让服务更加人性化。那& # 8221;& # 8221;已经成为平台本身的衡量标准,用户在平台上价值变化的频率和活跃度也与平台本身的发展有关。当前,如何管理和优化个人信用服务体系是夯实基础的重要策略。
现在来看,曾经一家独大的芝麻信用这次终于遇到对手了。用户有更多的信用平台选择,支付行业可以走向更深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