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中的軒少因為一向地產計劃涉及填海工程而威脅到靠海為生的居民們。於是,背負著傢族秘密的珊便被族群裡的人們派遣前去阻止。
當軒少與珊因為不同的目的而站在對立的兩端僵持不下時,奇妙的事情竟然發生瞭……
他們竟然在相互交手的過程中互生情愫,而整個填海工程也因為軒少愛上瞭珊而停止瞭作業。然而,珊最終也因為意外受傷而永遠消失於大海……
電影美人魚幕後花絮
周星馳旗下的比高集團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美人魚》不是古裝魔幻片,而是一部“現代愛情科幻片”。周星馳也將遵循《西遊·降魔篇》的拍攝模式,盡管掛名導演,仍將聘請另一位執行導演。
電影美人魚海報
主演陣容
據港媒爆料,《美人魚》男主角為鄧超,女主角是海選出來的新人,而張雨綺將出演反派,另外,羅志祥被曝也將出演。不過,幾位藝人的經紀公司方面都不願透露更多細節。
2014年12月29日,一組片場劇照流出,周星馳欽點的“星女郎”掀開神秘面紗。經過12萬人的海選,最終勝出的選手叫林允,生於1996年,浙江湖州人,身高169cm,是一名平面模特,此前沒有任何拍戲經驗。據悉,新任“星女郎”因清純甜美而受到星爺青睞。其中,文章也客串周星馳新片《美人魚》
故事其實為環保主題
今年賀歲檔,星爺又有新片上映,《美人魚》延續他的喜劇風格,鄧超扮演的富豪的地產計劃涉及填海工程,威脅靠海為生的居民。背負傢族秘密的美人魚被派遣前往阻止。二人在交手過程中互生情愫,雖然富豪最終因為愛上美人魚而停止填海工作,但她因意外受傷而消失於大海。星爺表示,這次《美人魚》是個現代環境裡的童話故事,有現實和超現實的結合,歸根結底都是愛情故事,“我喜歡童話,其實我拍的都是童話,童話在裡面一定有這個世界好人有好報***的大原則,我相信這些。”
不過星爺也透露,其實拍這個童話的最終目的是帶出一個環保訊息,“是一個異類物種交叉戀愛的故事,你假設真的有這種生物的時候,是不是可以跟他們戀愛呢?當然你可以歌頌戀愛偉大,你也可以說愛情是超越所有界限的。但我其實是想講戀愛之外的東西,當人類加速破壞地球環境時,已經不是從人類的視角出發,而是從其他生物的角度,去看看人類做瞭些什麼。”
電影美人魚終極預告片
周星馳片中角色被人搶
周星馳自曝在《美人魚》中為自己留瞭一個八爪魚的角色,不料被羅志祥搶角,近年來一直退居幕後的他還表示,並非不想演戲,隻要有好角色,他就會出山。周星馳與羅志祥接受訪問時,提及賀歲電影《美人魚》,周星馳笑言自己戲癮大發,稱:“其實我想演戲,就像在《美人魚》那裡,我已經量身訂造一個‘八爪魚’角色給我自己演,這個角色很特別,可以全程**衣服(因隻貼特技膠紙)在片場走,大傢不會覺得有問題,真得很有挑戰性,豈料被羅志祥知道還搶瞭這個角色,我問他,你真的能行嗎?他很堅守地說‘行’,這樣我就沒有瞭這個角色。”
周星馳透露,其實早在《西遊伏妖篇》時,他就很想演戲瞭,誰知“還沒談,徐克就說電影拍完瞭”。周星馳稱自己一直以來都沒想過放棄演戲,隻要有好角色,他就會再演,不過,即使再演,都不會是“搞笑”,而是一個嚴肅角色,好像“八爪魚”一角,看似是搞笑角色,但其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悲劇人物。
星女郎海選贏得角色
林允在今年1月中旬就被大傢廣泛提過。因為19歲的她被周星馳選為《美人魚》的女主角瞭,與前代星女郎張雨綺有不少對手戲。“星女郎”這一光環,當然足以勾起大傢的好奇心。說起林允成為“星女郎”這事,不得不提起去年星爺為瞭電影《美人魚》而舉辦的角色甄選比賽。林允一路從“海選季”走到“43強”再到“13強”,最後在總決賽中脫穎而出,贏得瞭角色的機會,成為新任星女郎。
今年10月,林允就進組培訓、拍攝。從已曝光的片場照和視頻花絮中可以看出,林允長時間浸泡在水中,還要把頭紮進水裡,或是被威亞高高吊起,挺辛苦的。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溫隻有10度左右,林允不但要下水,還要表演美人魚彈飛等高難度動作。星爺親自在現場指導林允表演,她身穿的藍褲子和鞋子會在後期被替換為漂亮的魚尾。陳震宇說,林允在片場表現十分敬業,星爺還蠻喜歡她的。田啟文則表示:“星爺很用心地指導她演,讓她很舒服地演戲。”
星爺說戲親身上陣
在拍攝過程中,最讓影迷激動的當屬星爺為演員說戲親身上陣的表演。正所謂“不會說戲的演員不是好導演”,《美人魚》在拍攝過程中,星爺對影片的呈現非常嚴格,每一個動作,“特別是表情”都要做到最滿意,因此常常親力親為。而在片場偶爾重拾演員身份的星爺舉手投足也演技盡顯。星爺對影片品質的堅持也體現在細節毫不放松的態度上,尤其在強調“最重要的是表情”時,讓人不禁想到《喜劇之王》裡表情“可以有好幾種”的經典橋段。周星馳也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做演員每一部戲隻能演一個角色,而自己導演的話,就等於演瞭影片中的每一個角色。”此次飾演八爪魚的羅志祥表示:“要達到導演的分數必須要做好幾次,辛苦但是好玩”。吳亦凡也透露影片中的每一條都是經過星爺很多次的篩選,才找出最好的。而如此嚴苛的標準在二度**的張雨綺看來則是“給瞭演員無限度的挑戰”。此前發佈會上周星馳曾被鄭少秋現場點贊:“他就像一位神奇大廚,通過他的搭配所有菜式都有新味道”。此次《美人魚》中演員們在星爺“調教”下的表現又將如何,也著實令人期待。而這一道特調的大餐,將在猴年正月初一由周星馳親手端上。
電影美人魚影評(1)
都不敢看評論瞭。大過年的,祝各位新年快樂啊。
開頭加一句。我覺得觀影始終是一個很個人的事情,請不要因為一篇影評來決定看不看一部電影。這部電影還算有趣,如果不值得花錢去影院,我會打一兩顆星的。
《美人魚》電影整體看下來,像許多以往的周星馳電影或者周式喜劇一樣,除瞭少瞭集體跳舞以外,剩下的還是過去的配方,還是過去的味道。
笑果是有的。但是一些重復的笑料配上仍然三毛錢的特效和一些霸道總裁愛上我的劇情,又時不時的讓人在觀影時犯尷尬癥。
所以這部電影的觀影體驗是怪異的。你一邊笑著,一邊又笑不出來,一邊還得看著老掉牙的霸道總裁愛上我尷尬。到電影結束,你簡直說不出來這電影是不錯啊還是莫名其妙。
對於中國的不少觀影人群來說,以“大過年不就圖個樂我在電影院笑瞭這片子就不錯”為基準的一群人可以無理由的噴死任何四星以下的打分人群。
還有更可怕的是“因為是周星馳他是神啊所以滿分好評我們欠瞭那麼多電影票所以無腦五星”。
比如這條被頂在豆瓣短評前列的短評。“周星馳這名字在我這兒就是值錢!大師年過半百,孤獨且寂寞,喜歡燒錢圓自己的童真夢,我懂,真懂!這是高處不勝寒的姿態,放眼院線你找一部比美人魚好的,三年磨一劍,你說星爺沒誠意隻顧圈錢,一個個,裝啥特立獨行,標新立異,傻缺。”
他過去的電影帶給我們很多歡樂毫無疑問我是承認的。但是他過去是神也好,現在仍然有什麼情懷也罷,我不覺得因為他在過去的時代裡拍出過許多優異的喜劇就要求我們所有人,都應該被粉絲挾持著去承認周星馳仍然是神所以這部電影無論如何也有許多的情懷和精致應該打五星。
我們拋開“周氏神話”情結來談談這部電影,談談他想要徹底擺脫那種無厘頭喜劇時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掌控他的野心。
先說說電影的劇情與節奏感。劇情上無厘頭的東西仍然很多,這是周式喜劇的一貫風格,往往也是帶來歡樂的東西。但是自打《長江7號》之後,當周星馳想擺脫徹底無厘頭而試圖去講故事的時候,他好像也從來沒有成為一個能把故事推進的有條有理的導演。
《美人魚》故事的大框架則使得這個影片的基調有些喜劇之外的詭異。星爺為什麼突然玩瞭個“霸道總裁愛上我後突然性情大變成為瞭一個善良的人然後又熱衷於環保最後舍命救我”的故事並不重要,如果能玩好也不算突兀。《美人魚》裡鄧超愛上女主再到之後的一系列轉變,缺乏對其心理變化足夠的描寫,讓人覺得扭轉略有生硬。
你們不要說我吹毛求疵來給我解釋。不要說神瞭,一個好的導演是有能力來平滑的處理這些事情的。三年前我寫《西遊降魔》的影評,說舒淇愛上文章太過生硬,一堆粉絲來給我解釋如何一見鐘情。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2012年版的《悲慘世界》裡,雷德梅尼飾演的馬瑞斯與塞弗裡德飾演的珂賽特同樣有一見鐘情,在他們一見鐘情的鏡頭裡,二人四目相對,柔波輾轉,爾後又戀戀不舍的互相回看,幾十秒的時間加上配樂,足夠任何人理解他們一見鐘情瞭,這和演技無關,這是導演的功力。
再說說這部電影的特效。無論是動畫視覺效果還是3D效果比起三年前的《西遊降魔》來可以說沒有絲毫進步。很多粉絲說你看電影看什麼特效你這渣渣你評電影就是來評特效的?不好意思,做不好請不要做,做不好請就隻上2D版本,我不欠你的3D電影票錢。
在國產影片至少在後期處理整體崛起的情況下,沒有進步,就是一種退步。去年《尋龍訣》的3D效果讓我感慨國內徐克之外也有牛逼的3D瞭,而去年來不少國產影片的特效也可圈可點逐漸成熟。大概負責《美人魚》後期制作的還是三年前《西遊降魔》的同一個公司,三年前的影像在當時的環境裡隻能算是勉勉強強,現在的特效和3D真的不值一談。
別和我說是什麼投資方摳門沒錢,投資方不傻,周星馳的電影能拿多少票房他們會沒個預估?周星馳在影視圈混瞭這麼多年會不知道哪傢公司後期做得好哪傢公司不行?
演員的演出是最見導演功力的,導演不行,劉德華也能演成《富春山居圖》。《美人魚》裡鄧超的角色拿捏的還算不錯,但是十二萬人裡海選出來的女主並沒有交上一份及格的答卷。其他演員我則並無太多印象。一部電影看完,一個印象深刻的角色都沒給我留下,或許是我太挑剔瞭吧。
對於喜劇來說,笑點這個東西不能求同,但是個人認為總的來說影片的小笑料還是足的。客觀的表述一下,過年在一個三線城市的電影院裡,基本滿座,還是有不少集體哄堂大笑的。比如海膽刺殺的階段,雖然當時的片段隻讓我想起來《功夫》裡飛刀刺殺的片段然後犯尷尬癥,但是笑的人還是居多。
其實如果周星馳仍然走原來的純無厘頭路線,我覺得未嘗不是好事,大傢輕輕松松看完一部沒有特效的電影,即便是霸道總裁愛上我或者《功夫》那樣你打我我你打簡單推進,也能覺得可愛的星爺又回來瞭。可是他現在大概走到瞭一個擁有瞭更多野心卻不太能駕馭好的階段。
當然,不僅導演的影片會有起伏,任何人也會有一個輝煌走向平淡的過程。從最近數年來看,《功夫》之後,周星馳再沒有能讓眾人心服口服的作品。但是無論已經53歲的周星馳處在哪個階段,請把周星馳當成一個人來看,是人就會有失敗,如果能承認周星馳現在也會有失敗,我們再來談談《美人魚》到底值不值無腦給滿分。
在後邊補一些話吧。
1.周星馳過去的喜劇成就我是承認的。過去二十年來,他的無厘頭喜劇獨樹一幟,在中國影視上應該也算青史留名瞭。《功夫》或許是他想轉型的開始,喜劇意味仍然很濃,且打來打去的劇情非常簡單,很好處理。但是從《長江7號》開始,到《西遊降魔》,再到《美人魚》,他在劇情推進處理上的導演功力都是不足的。
上文對此有所論述, 不多說。
中國的電影產業是在飛速發展且一直在進步的。20年前他的無厘頭好,20年後他仍然拍無厘頭我們或許可以說在中國仍然是NO.1。但是他現在想要的更多,那麼我們為什麼不能用現在更多的標準來要求他?就因為20年前他太好瞭,所以容不下任何質疑?看看2015年,有大聖歸來,有心迷宮,有師傅有老炮兒,國產影片已經有很多能在細節上做的很好瞭,你們何苦揪著過去那點成就來掩蓋現在的不足?
2.再說看懂看不懂的問題。抱歉的和粉絲們說一句啊,看懂看不懂的前提是,這部電影足夠優秀,而有哪裡我沒太看明白,需要我再去刷兩遍,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代宗師》、《無間道》之類。我沒覺得《美人魚》有那麼多主題潛在信息需要我怎麼去理解需要我再去刷兩遍看。
3.大過年的,你們都別在評論區互罵添堵瞭。罵我的我也看到瞭,不敢回嘴,我也吵不過。你拜你的神,我寫我的評論。就這樣。
電影美人魚影評(2)
註:我不是專業寫作者也不是專業電影人。我的立意並非什麼分析,而僅僅是一個影迷對於《美人魚》的自發性宣傳表達一點心意而已,並且沒有將其絕對化,而是力求客觀。想看專業的電影分析,強烈推薦《虹膜》雜志和公眾號。以下引號部分為Magasa先生觀點,並且已修改為原文。
正文:
一個大男孩的童話故事
文 | 時一
沒有一部電影可以做到極致完美,《美人魚》也不例外:
“
1、周星馳自己在淡出表演。
2、星女郎都是新人,未有讓人認可的成績。
3、星爺開始癡迷特效,但又沒做好。
4、影片題材和之前出現偏離。 ”
“《美人魚》從外部世界出發探索素材關心世界的宏大主題比較困難。對於觀眾來說,在電影院隻看到一堆笑料還覺得不夠,因為那是周星馳的基本功課,所以對周星馳來說是不合格的。 ” [ 註4 ]
—— 《虹膜》雜志Magasa
————————————以下是我仍然推薦去電影院看的理由—————————————
一
大年初一,我們去影院是為瞭什麼?和傢人在一起,當然是為瞭歡聲笑語開心就行。其實以前看周星馳電影的那群人都長大為人父母瞭,可以帶有一些沖著周星馳這個名字攜全傢老小去影院懷舊的意思。互聯網上有一種聲音喊得很高:還星爺電影票。
不,我去看電影不能為瞭這種“還票”情懷,而是出於對這位電影工作者的尊敬以及他真的能為我帶來歡笑。
二
但是,我們看周星馳電影到底是看什麼?
還記得小時候,率先看過周星馳電影的人給其他小夥伴講裡面的笑點無論講得多麼投入都效果甚微,而一定要親自看過以後大傢心照不宣的一個動作或者一個眼神都能哈哈大笑,所有人都知道互相模仿的是哪個橋段迅速勾起畫面記憶開始狂笑。他的電影幾乎沒有復雜故事情節,都是靠動作語言、臺詞語言和鏡頭語言來為你講述一段段有趣但是又不貶低人物的橋段,比如《美人魚》剛開始的時候,像拍蒼蠅一樣把鄭總拍出門那一幕,我想除瞭周星馳沒人想得出。這就是周星馳電影的魅力。關於這一點,《美人魚》做到瞭。
很多專業電影人批評周星馳電影沒有深度,其實這一點周星馳自己也承認的。他在作客《鏘鏘三人行》時,他說“我也希望人們認為我的電影是有深度的,那就更好啊”,[ 註5 ] 星爺是有這個認識的,但是他沒有放棄過努力並且我認為他做的更好。對於一個孩子來說,你讓我在童年去欣賞文藝氣息爆表的《美國往事》,去看分析傢庭結構的《喜宴》和《推手》,去看對於社會法律思考的《十二怒漢》我也看不懂啊。不是說它們不好,而是它們出現的時間與我的年齡不相符。在我對於世界有一定的認知的時候,這些好電影自然會看到。但是在童年時期,讓我們笑著長大的隻有周星馳。小時候,看他的無厘頭就夠瞭;長大瞭,再看一遍發現他除瞭無厘頭其實很動情;到瞭中年,再看一遍發現其實他的喜劇背後總透著一種悲傷。並且在保持有趣的基礎上,周星馳開始探索有深度的東西。也就是說,周星馳電影,老少皆宜。關於這一點,《美人魚》做到瞭。
一部電影除瞭視聽和結構以外,還應該有價值觀的體現。在這方面,很多電影似乎都選擇性的忘記瞭,隻要有票房就行。比如去年的《夏洛特煩惱》,不得不說裡面的笑點連貫、出彩並且量足,但是電影傳達的價值觀恕我不敢茍同。在這方面,周星馳電影就顯示出瞭難能可貴的可愛,我始終覺得星爺就像一個大男孩,他眼裡的世界是有趣、童真和純愛,比如電影裡鄧超報案時警察那三張畫其實是周星馳自己畫的,可見他有多麼童心未泯。他總能讓人看完之後會心一笑。關於這一點,《美人魚》做到瞭。
這些年,香港電影與大陸市場融合的越來越緊密,很多大佬開始販賣以往的經典形象,但都是一些演員的客串和堆砌。似乎隻有周星馳還在處女地上辛苦耕耘,誰都知道他是一個懷舊的人,周星馳對懷舊的癡迷在《功夫》裡發揮到瞭極致。[ ]但是他的每一部新片都能在懷舊的基礎上想出新的人物和創意。關於這一點,《美人魚》也做到瞭。
三
誠然,我也承認周星馳作為導演還不夠成熟,但是在我有限的電影認知裡,我覺得他是最努力和勤奮的一個電影人,他沒有每年出一部賀歲片不管好壞都來撈錢,也沒有刻意去滿足所有人的口味調制出一部“四不像”出來,而是三年或者四年精心打磨一部滿意的作品才怯生生的拿給你看看。盡管總是引來潮水般的各種評價,但是他也不在乎繼續埋頭去準備下一部電影。他不做任何解釋,你們盡管去說好瞭,我隻需要拋出我的作品,總會越來越好的不是嗎?周星馳是孤獨的,對於這個孤獨的大男孩,請讓我們給他一點時間讓他慢慢成熟,好不好?
有人說他做獨立導演之前的電影受到好評都是其他導演的功勞,那麼請你去把有周星馳和沒周星馳的劉鎮偉和王晶導演的電影翻出來對比下就知道瞭,好嗎?喜劇不是作賤自己,周星馳應該算是華語電影裡最懂喜劇的電影人瞭。
對藝術的尊重和追求方式有多種多樣,每一部電影也沒有絕對的好壞,隻是看是否能夠找到互相匹配的觀眾,盡管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讓我們用《國產凌凌漆》裡的一段臺詞來結尾吧。
“你要不要這麼認真啊,神經病。”
“很多人都這麼說我。”
(完)
電影美人魚影評(3)
昏睡的頑童,夢就像烈酒
胖胖的宋冬野在那首並不那麼廣為人知的《夢遺少年》中,半是迷幻半是混不吝地唱道,“昏睡的頑童,夢就像烈酒”。對於星爺的《美人魚》來說,這句話有一種難以言喻的貼切。在這部電影中,周星馳像一個剛剛認識世界又口無遮攔的孩子,童言無忌地傾吐著對於成人世界的牢騷。他巧妙都用孩童式的表達方式說出瞭那些有關環保和人性貪婪的句子,把原本幼稚的如同夢囈的觀點籠罩瞭一層獨特的合法性。
周星馳作品的評價幾乎註定兩極分化,就像電影本身的誇張化表達一樣,周星馳身上的一切都被誇張著放大瞭。作為一個一直無法轉粉也沒理由轉黑的路人來說,客觀地講,這部作品絕沒讓人驚艷,但也並不使人失望,這90分鐘佈滿瞭可愛的漏洞和執拗得近乎高傲的幼稚。這麼說吧,周星馳在《美人魚》中放肆地向成人講述著童話,把幼稚當做一種品格,在他描述的污濁的世界中,故作的、近乎矯枉過正的純情,像是一場抵抗運動。
這部大年初一上映的商業電影,隻是看起來有一個熱熱鬧鬧的搞笑外殼,但實際上它的內核是一個在成人眼中看起來或許有些可笑的童話故事。周星馳作為一個成年人,執拗地向所有成年人喊話,他希望聽到的回應是,“你笑著對我說,童話裡還真不是騙人的”。
《美人魚》的設定有著標準的童話原型結構,人類世界是邪惡且貪婪的,人魚世界是美好而無辜的,這首先滿足瞭標準的黑白對立;人魚姍姍是一個純良的角色,有著單純的復仇欲和純粹的愛情觀,鄧超扮演的是一個外表堅硬但內心柔軟的角色,代表著那種終將註定會被良心感化的人物;而張雨綺則近乎相當於邪惡皇後。這個三角關系由最初的,鄧超和張雨綺結盟演變成瞭鄧超和姍姍結盟。前者的盟約建立在金錢和野心之上的,屬於侵略形態——所以,他們所做的事情是填海造地;而後者的盟約是建立在愛情之上的,屬於守護形態,所以他們最終選擇把財產捐給瞭環保機構,二人幾近隱居。鄧超身份和內心的變化,完成瞭一次洗禮,他與姍姍之間幾乎等於互相拯救瞭彼此。讓善戰勝瞭惡。這就是標準的童話,幾乎連變形都沒去做。
從題材本身來講,這部電影無比幼稚,無論是開場的那些破壞環境生態的紀錄片片段,還是後來延展出的人性貪婪的主題,都是如此。但周星馳很聰明,他明白,如果躲躲閃閃或者徹底莊重地呈現這些,就註定遭遇嘲諷。所以,他幹脆選擇大張旗鼓地展現一次童話。因為童話本身隻要內部自洽,它就可以形成一個獨立於甚至高於現實世界的隱喻,人們不會用衡量俗世世界的標準去研判童話故事,反而會接納童話中所闡釋的道理,哪怕那個道理如此直白、簡陋且不切實際。
所以,當人魚族中的老人闡述著族群的歷史,與人類的分離、互助與交惡,說著人類是邪惡的,我們也都不會感到幼稚;當我們看到姍姍從仇恨突然陷入愛情,倒戈的一瞬,看到色厲內荏的霸道總裁和一個純情灰姑娘的擁吻,我們也不會發出嘲諷的聲音,因為我們覺得童話是需要用另一種眼光去對待的。如果,不用童話視角去描述這些,那麼姍姍隻能被塑造為心機婊,而不能是現在這樣純良的萌妹子。這種敘述手段的選擇是周星馳的雞賊。
那首穿插不停的《無敵》其實很有趣,他們唱著,“無敵是多麼寂寞,無敵是多麼空虛”。人類一直在向著“無敵物種”的方向進發,這是生物進化上的慣性野心,但周星馳從哲學的維度中,看到瞭真正無敵之後的虛無。“如果你有再多的錢,但是地球上沒有一滴幹凈的水,錢又有什麼用。”這話幼稚得近乎囂張,但它被大張旗鼓地一次次訴說,就成就瞭童話的內核,成為瞭“無敵”的反面,人至賤才無敵,但凡有底線,都有軟弱和破綻。所以,鄧超在那間實驗室中對張雨綺說,“總要有底線吧?”我們今天到底成為瞭什麼樣子?隻有在童話裡才敢於接受這最基本的道德觀。這已經有些寒意。
從技術層面來講,《美人魚》的特效很糟糕,配音更糟糕,但周星馳把這一切做出瞭一副故意的樣子,這個粗陋的美學系統,就猶如在當下這個3D時代,故意做出瞭一款八位遊戲機時期的遊戲,它有著錄像廳和VCD的氣質,有一種回憶和呼應周星馳早期作品的特殊況味。
開場時,那個貪婪而猥瑣的山寨博物館大叔,一直在用假扮的美人魚騙人,最終,他得以見證瞭一次真正的人魚。拍下那張照片變成瞭一次讓他自己出竅的體驗,而這個場景也成為瞭一次有趣的首尾呼應。他所嘲弄和用以欺騙的東西,最終被證明是真實存在的,對於他來說,這猶如一種點化。這本身又是一重童話。
從觀看這幾重童話的角度來看,這部電影真奇特,在一個絕對崇尚實用主義的世俗化氛圍中,一群盡力擺出勢利的表情以求最大程度避免被人看作幼稚的觀眾,卻在90分鐘裡浸入瞭一次最理想主義的童話。某種程度上說,這算是周星馳式的小小陰謀。(文/楊時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