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遇人不淑。
[拼音]yür en büsh
【解释】是指女人嫁给素质差的老公。
【出自】《诗经·汪锋·中谷有年》:“女人离婚了,会尖叫。吵是吵,但遇人不涉及舒。”
【成语故事】中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描写女性艰苦生活的诗句,说女人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并不容易。如果她误嫁给了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她的生活会很不幸福,直到最后被丈夫抛弃,她只能痛苦地感叹自己遇到了一个不近人情的人。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人与人的交往是最基本的社会交往。我们谁都避免不了遇到的人都是好人!
我们身边有亲戚、爱人、朋友,当然也有一些坏人。这些人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总是认为这个人是你的朋友或者高尚的人,背后捅你一刀的人才是最可怕的。这些人不仅会影响你的心情,甚至会影响你在一家公司的进步。
生活中,遇到不好的人,其实是最大的悲哀!
前段时间看了汉学家白景川的《中国古代文学:从神话到楚辞》,书中对“遇人不淑”的分析让人耳目一新。分享给这里的每一个人。
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诗经》中一些句子的确切含义一直无法考证。然而,随着历史研究和文学研究的深入,白传经也根据自己的研究给出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的推论和解释。
在今天的字典里,这个词被解释为:女人嫁给了一个素质差的丈夫,一般指的是和素质差的人交朋友。这个成语来源于《诗经·国风·汪峰》中的“中谷败tuϟ”一文。
在《诗经》的许多译本中,“舒舒”被理解为“穷”。原句“遇见一个不近人情的人”常被翻译成“遇见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在此基础上,《幽横中谷》这首诗也成为《诗经》中最具代表性的弃妇悲情诗。
“舒舒”一词也出现在《诗经·国风·晏阳风》的《君子白头偕老》一文中。编辑《诗经》的毛恒在《毛诗序》中写道,这首诗是用来讽刺魏的妻子姜的品行不端和桀骜不驯。
相传蒋原是为儿子雇的媳妇,婚后半路被截走,做了的妻子。弓玄死后,她与弓玄的儿子有染,这在当时被描述为通奸和轻率。出现“舒舒”一词的原句是:
孩子丑的时候,云是什么样子!
后人常把这句话翻译为:她的德行丑陋,那么人们该拿她怎么办呢?除了这句话,整首诗几乎全是关于女人的美:头上戴着象牙发夹和玉饰,鲜艳的连衣裙上绣着精致的图案,浓密的黑发像流动的云一样美丽,皮肤肥胖,眉毛纤细,举止大方,她的国家真的很美。这一切似乎都是对诗中女主人公的强烈讽刺:即使她看起来像个仙女,也无法掩饰自己丑陋的行为。
白传经提出的观点颠覆了“不苦”的含义,同时也颠倒了这两首诗的主要目的。他认为“舒舒”意味着死亡,因为《礼记》中记载,人们会问“舒舒怎么样?”;在金文,“舒舒”也意味着死亡。
从这个角度来看,《诗经》中的这两首诗,是悼念逝者的挽歌。用华丽的句子赞美逝者生前的美好,用这两句话哀悼他们的逝去。本该手拉手在一起的人,如今已经一去不复返,但脸上的笑容依然鲜活。真遗憾!
白川静不是第一个对“遇人不淑”的含义提出异议的人。明末清初的儒生顾在《日知录》中写道:“生疏”可以指离别,在《有弱谷》一文中,遇人不淑,即是生离。“生疏”也可以指女人失去德行。在《君子随己而老》一文中,“生疏”指的是他的风格的不伦不类的行为。
到目前为止,很难说哪种说法是准确的,但作为日本汉学家,白川方明面对流传了几千年的《诗经》注释,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观点,这确实为读者解读诗歌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的作者是白景川,日本国宝级汉学家,一生研究汉字和文学。他的《中国古代文学》系列从世界文学史的角度,结合考古学和比较文学的分析方法,系统地研究了从古代到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文学。
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古代到封建制度逐渐建立的经典文学。如果你对先秦文学史感兴趣,可以买原版书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