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热门的线上活动,不仅能直接带来转化,更重要的是积累用户口碑,可谓“名利双收”。
那么,如何才能策划一个成功的活动呢?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如何提高用户对线上活动的参与度,主要从以下五个问题入手。
第一,诱惑越大=参与人数越多?
相信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会有一些活动的噱头是给苹果手机买什么,甚至是奔驰宝马,还有一些房产文案是“给老婆买房”...
每个人对这类信息的第一反应就是停下来,仔细了解后再离开。
如果是十几年前,我可能会马上参加活动,但毕竟现在这种信息太多了,用户看到后会有两个疑惑:
第一,怀疑活动的真实性或者中奖的概率;
二是担心时间成本太高,拿奖需要很长时间。
当用户有这样的顾虑时,就会产生麻木感,进而影响活动的参与。
其实这类活动设置奖项的思路是优先考虑一等奖,弱化参与奖。
有人可能会说这是关于线下活动,那么线上活动呢?
之前策划了一个叫“婚礼日记”的线上活动。活动的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这个活动**用户做出一个UGC输出,然后筛选用户,最后实现精准营销。
从活动本身来看,传播推广的噱头并不多,用户也需要投入较高的时间成本。为了吸引用户,我设置了四个奖项,而且奖品价值比较高。
一等奖是价值4000元的钻石项链,二等奖是价值800元的全家福或何秀服装,三等奖是价值100元的银项链。多位参赛者将参与颁奖,并送出价值约30元的证书或吊坠。
活动帖子发出后,用户群反馈不佳,几乎没人参加,一周参加人数不足五人,原定一个月的活动周期提前结束。
本次活动最终整体浏览量为5万,参与用户不足10人,被视为失败案例。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奖项设置有问题,一等奖很吸引人。
但是参评奖差,吸引力不够;第二,用户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成本,获得一等奖的概率太低。
所以后来我在做一个“拍婚纱照,开帖发警示”的活动时,改变了设置奖品的想法,就是重视参与奖品,弱化一等奖的形式。
主旋律是“对垒”这个奖项。活动的目的也是收集一个用户的UGC,做一个内容话题,然后吸引优质商家入驻。
在奖品设置上,一等奖是两张价值400元的门票,二等奖是一张价值300元左右的**卡,参与奖是一对情侣的二重唱,价值200多元。
这一次发给用户群的时候,他们特别惊讶,甚至表示愿意为这个漂亮的戒指参与。
不到半天的时间,我就收到了三篇帖子,每篇都配有图片说明,展示的内容非常详细,完全符合活动要求。
第7天结束,整体流量在5万左右,收到30个活动帖子,远远超过了内容主题所要求的内容。
总的来说,这项活动非常成功,原因有二。
第一,中奖门槛低,只要参与发帖,就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和成本。
二是参与奖的奖项设置得很好,是活动推广的噱头,提高了活动的参与度。
这两种设奖形式应该采用哪一种,要看具体情况。一般情况下,对于用户的新品或品牌曝光活动,建议采取高级奖和弱参与奖的形式;
如果是用户留存或用户调查活动,需要用户积极参与,建议采用高参与奖、弱化一等奖的形式。
二、低诱惑=低参与?
我曾经做过一个“腊八节抢福袋”。活动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激活老用户,提高他们的活跃度。
奖品是一个装有八宝饭的幸运包,价值不到5元。福袋的亮点是去寺庙祈福,这是它的一个附加值。
参加活动的方式是抢楼(注:抢楼是指你要根据内容赶着和别人回答问题,按照指定的内容抢到楼主说的楼层后,你会得到相应的奖品。
当活动在中午12: 00开始时,发现用户已经非常积极地参与了。下午2点左右,实际到达2000多层楼,30多个福袋被抢空。这是我所有活动中时间最短,用户参与最积极的一个。
另外这个福袋一定要来我司领取。当时天气寒冷,有些用户需要坐1-2个小时的公交车,但即便如此,不到两天就把福袋全部收齐了。
我总结了原因。一是选奖利用了腊八节的热点。第二,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福袋,而是无形中被赋予了仪式感和神圣感。用户对节日美好的希望和祝福,都放在一个小小的福袋里。
正常情况下,我们在选择活动的宣传噱头时,最好是有切中用户痛点或者暴露人性的噱头。
但是当你找不到好的对手时,你需要求助于奖品,奖品只是诱饵,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另外,奖项的评选首先要满足用户的心理诉求,其次才是价值,用户心理的分析是关键。
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从“感受”开始。利用大大小小的节日,最容易从“感情”开始。
因为,它抓住了网友们对假期渴望的硬需求。用普遍认可的“感受”唤起用户的共鸣,进而激发他们参与活动。
3.自由参与=好主意?
为了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很多活动往往打着免费的旗号。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自由参与真的是个好主意吗?
营销领域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来自锤子移动的创始人罗永浩。当时他还在做英语培训。他曾经做过一个“1元听8节课”的活动,就是前8节课只花1元,如果他满意了,他会全额支付继续听剩下的课程。
他亲自创作广告文案和海报:一美元、一个鸡蛋、一块电池能买什么...或者去“老罗英语”上八节课。这种营销噱头被广大教育机构模仿。
那么,他为什么不直接实行自由参与,这样参与人数会更多呢?
首先,这种形式的免费参与不利于筛选优质用户,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对于一些优质用户来说,免费参与会成为一个门槛,他们会有“便宜但不好”的想法,可能会放弃参与。
其次,不利于培养用户付费习惯。当他们习惯于免费时,如果他们以后支付费用,他们可能不会接受甚至逃跑。
再次,免费不利于实现升值,成本要一步一步提高,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让用户一点一点接受。
第四,推广周期长=参与度高?
很多人在做活动的时候都有这样一个想法:推广时间越长,知道的人越多,参与度越高。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交流周期过长,用户无法掌握参与活动的时间,会影响参与的程度。
虽然我们对某件事有一定的计划,但计划是多变的,没有人能准确预测未来某个时刻要做什么,所以对用户来说也是如此。
每个现场活动都有一个时间点。如果看得太早,用户会想到那个时间点,是否能参加,是否有时间参加...晋升周期太长,容易错过沟通的黄金时间。
从信息发布到第一次传播、裂变、消失,最长传播期为7天,也就是说最长推广期不应超过7天,这也是很多活动在推出前三天注册率最高的原因之一。
基于以上考虑,推广周期最早提前一周,最晚提前三天,最好提前3-5天。把握信息传播周期,最好采用两轮推广,软硬结合。
在第一轮推广中,我们可以用故事或者搞笑的笑话来引起用户的食欲,让他们轻松获取活动信息。第二轮可以用硬广信息,比如电商常用的折扣信息。
动词 (verb的缩写)成功的计划=成功的活动?
前四点属于活动策划期的一些动作,但一个成功的线上活动包括这几个阶段:策划期、准备期、实施期、推广期、推出期等。策划期是一项活动的基础,很重要,但没有后续的实施和推进,也不是完美的。
材料准备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包括活动计划的呈现和输出。当我们制定活动计划时,我们必须做加法。我们必须考虑整个活动的各个方面。我们必须详细说明。我们想得越多越好。
比如在考虑预算时,要考虑一支笔、一张纸或一瓶矿泉水的成本;在活动的线上环节考虑客服答疑时,要考虑是用QQ还是微信。
总之,先做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然后根据后期的具体情况酌情减少。
活动的执行期也很重要。我们必须准备三张桌子。第一张表是材料表,它基于活动方案的基本设置,列出了所有要使用的材料,并不断检查是否有缺口和遗漏。
第二是时间计划的时间表,必须包括**名称、需要满足的要求、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注意事项、进度等。
一个大型活动可以分成几个小**,方便及时推进。第三是人事分工表。根据日程安排,确定负责人和支持者,明确每个人的职责,细化,避免一些突**况。
在这三张表的基础上,我们要一步一步的实现,这样才能按照固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应的工作。
活动上线后,一定要严格遵守和执行活动规则和程序,做到公平公开,让用户看到活动的公平性,对后续宣传非常有利。
最后是对一次活动进行总结,及时有效地梳理活动的成功与不足,对以后的活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