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贷款核销?
贷款核销是“不良贷款核销”的简称,是银行按规定核销不良贷款或贷款损失的制度。一般来说,贷款核销是一种会计制度,它实际上允许银行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扣除税前发生的贷款损失。
2.什么是税前核销和税后核销?
注销是指资产从账簿中剔除,并在企业账户中作为损失处理。税前核销是指在计算所得税时可以扣除这部分损失,税后核销是指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允许扣除这部分损失。
3.贷款核销后,借的钱还用吗?
首先,答案是肯定的。贷款核销只是在会计上处理银行贷款的损失,但在法律上,银行还是有追贷的权利,这就是所谓的无核化。
4.不良贷款核销的利与弊?
好处:部分休眠账户将被冲掉,降低银行整体不良贷款率,增加银行当年不良贷款处置额度。而且核销后,银行仍可主张债权,核销账目并存档,收回的核销贷款将计入营业外收入。
缺点:可能会给银行带来风险,贷款核销后的实际损失金额会大于其他收处置方式造成的损失。如果不符合核销条件,将存在合规风险,可能会受到监管处罚。
5.贷款核销后的信用信息怎么样?
银行贷款核销结算后,银行信用信息系统会显示不良信用记录。用户要想消除这个不良记录,首先要确认不良记录不是用户造成的,可以向银行征信中心投诉,情况属实可以删除。通常用户的个人不良记录会保存五年,五年后记录会自动删除。
6.银行不良贷款核销的会计处理是怎样的?
核销坏账时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款:贷款损失准备金
贷款:逾期贷款-xx单位逾期贷款户
对于已确认核销的坏账贷款,次年收回的金额将增加坏账准备,会计分录如下:
借款:逾期贷款XXX公司逾期贷款户
贷款:贷款损失准备金
逾期贷款应同时从借款人存款账户中扣除,并做好会计分录。
借方:活期存款-XXX公司存款人
贷款:逾期贷款-xx单位逾期贷款户
7.核销贷款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1.需要形成分析报告,找出不良贷款发生的原因,如审核不严、数据造假未发现、催收不及时、贷款容易完成任务等。,所有这些都应该仔细调查。
2.列出责任人。每笔贷款都会有一个代理人,从申请、审核、贷款发放、贷后管理、催收等。应列出主要责任人,包括辞职、工作变动、业务调整等原因。
8.如果核销贷款被认定为责任人会有什么后果?
1.补偿。根据分析报告,判断各责任人的错误程度、重要性、关联性,再分配损失金额,需要赔偿。
2.影响绩效考核。银行内部也有内部考核机制,所以可能不会直接补偿损失,但从影响力来看,是和最终的绩效、薪酬、奖金分配挂钩的。
3.惩罚和惩罚。可以直接发出通知,惩罚责任人。
总之,如果损失和影响不大,可能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每家银行由于处理方式的不同,都会有一定的风险承受能力。
9.坏账准备的核销要求是什么?
(1)借款人、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经定期还款仍不能清偿的借款。
(2)借款人死亡,或根据民法通则被宣告失踪或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未清偿的借款。
(3)借款人因重大自然灾害或事故、巨额损失而无法偿还且无法获得保险赔偿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经保险赔偿金清偿后无法清偿的贷款。
(四)国务院专项批准的逾期贷款。坏账核销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及时核销坏账。外汇贷款应提供相应的人民币坏账准备,不得提供现金。外汇贷款发生坏账损失的,经审核同意后,可以申请购汇冲减外汇贷款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