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大家都在用支付宝支付各种场景,同时还在用花苞、借芽等互联网金融信贷工具。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收紧,蚂蚁集团也按要求成立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到目前为止,花芽和借贷芽将作为独家消费金融产品纳入其中。那么这对花芽和借芽用户会有什么影响呢?
近期有不少网友反映花芽、借芽莫名其妙被关停,反映其在使用花芽、借芽过程中没有逾期,不存在套现花芽、借芽用于****等违规使用现象。为了厘清这些问题,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互联网消费金融服务,目前互联网上有哪些主流消费金融产品。
1.蚂蚁花苞:属于原蚂蚁金服的消费金融产品,提供消费贷款服务。用户只需芝麻信用分大于550即可获得相应额度,最高限额为5万元,只能用于日常消费支付。
2.蚂蚁借贷:也是蚂蚁金服的消费金融产品,但属于现金贷服务,提供现金贷,可以直接提取到支付宝或者银行账户,所以使用门槛比较高,需要芝麻信用分600以上才能获得官方的开通邀请,最高20万。
腾讯创造的新功能
在支付宝不断推出更多金融服务的同时,微信也开始推出更多金融功能。根据专业机构提供的数据,该社交平台目前正在申请“分付”商标。该功能主要用于为客户提供餐饮、购物、娱乐等不同场景的应用。有了这个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提供分期消费服务。
此外,微信还推出了“红薯呗。“借呗”,一种类似于“借呗”的信贷服务,通过公共平台,无需邀请、无需直接关注即可使用。
微信精心打造的这两大功能,主要应用于消费场合。不能用这个功能发红包或者转账。其实说白了就是类似于花芽和借芽的功能。这个消息出来后,很多人都以为他其实是微信版的花圃和借景园。
从以上消费金融产品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信用额度有上限,其中线上消费贷款服务为5万元,现金贷款上限为20万元。也许很多小伙伴会问,现在消费金融服务这么多。如果信用好,每个产品有5万元的信用,那么10个平台可以获得50万元。100家信贷机构呢?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贷款跑了怎么办?
事实上,针对这个问题,消费金融的相关监管部门已经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例如,公民的消费贷款总额应该是过去三年中未来一年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过去三年的平均年收入是6万元,也就是你的月薪是5000元,那么你可以享受的消费金融贷款上限就是2万元。但事实上,很多用户手握几千的工资,欠下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消费贷款。是否超出了消费金融管理的相关规定?
答案是肯定的。曾有过用户逾期后无法还贷,与支付宝客服协商停止支付利息,延长分期付款的案例,就是利用了这一点,多少有点威胁性,因为他月收入不到5000元,却欠了10多万元的信用贷款,这意味着贷款人的贷款已经违规了, 最后他不得不同意用户的协商请求,停止支付利息,只偿还本金。 现在和借呗被纳入消费金融公司后,要求整改,这种情况也包括在内。也就是说,之前有过过度借贷的用户,或者负债过多的用户,可能会面临花圃和借贷园关闭的可能。
如今,在这个物质无限膨胀的社会,尤其是年轻用户的负债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据最新统计,90后年轻用户人均负债已超过12万。现在支付宝要对这种过度借贷和借钱的高负债用户,限制花圃和借贷园的使用权。也就是说,这类用户的花圃借贷的高光时刻即将结束,一旦关闭,只能还贷款,不能回收贷款。对于很多以贷养贷的用户来说,意味着每个月减少一笔可回收的营运资金。如果花圃、贷园关闭后收入赶不上还款账单,那么就要通过其他周转渠道来维持,否则就要等预期了。
支付宝放大这类高负债用户,逐步关闭花坛进行借贷的举动,短期内会给这些用户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从长远来看,也可以杜绝未来用贷款支持贷款、长期贷款的现象,从根本上解决年轻人不盲目透支消费、过度借贷的问题。你觉得这个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