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那起“高铁霸男”事件中,令当事人孙没想到的是,他虽然巧妙地躲过了空乘和警员的惩罚,却没有逃过“人肉搜索”的讨伐,个人信息很快被翻了个底朝天,各种劣迹被公之于众!迫于舆论压力,孙公开道歉,铁路部门宣布将其列入失信名单,180天内限制所有火车座位。
▲“高铁霸王侠”事件当事人孙谋(图片来自网络)
经常上网的人对“人肉搜索”这个词不会陌生。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的信息搜索方式,在互联网上被广泛使用。“人肉搜索”可以在近年来的很多热点事件中找到。这些事件有的起到了惩恶扬善的作用,有的却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2018年1月,湖南长沙打死打伤的金毛被人肉搜索,信息挂在外网,家人在家被骚扰,手机几天内收到上千条辱骂短信;
2018年6月,江苏南京一名幼童被父亲咬伤,狗被咬死。全家被人肉搜索,妻子割腕**(获救)。
2018年8月,四川德阳一名女医生与儿童游泳池发生冲突。被人肉搜索后,她在压力下服药**。
2018年9月,一位老师因表达不满被网络小说《魔道祖师》粉丝攻击。被骚扰的老师选择**,获救后脱离危险。
……
这些只是人肉搜索“参与”的一些近期事件。事实上,近年来网络上此类事件屡见不鲜,如“虐猫事件”、“少女投河事件”等,影响巨大。感兴趣的用户,可以搜索“互联网十大人肉搜索事件”进行评论。
那么,人肉搜索到底是什么,它是如何找到人的呢?我们应该做些什么来保护个人隐私?
什么是人肉搜索?每个人都不想成为搜索目标。
人肉搜索是一种利用人类的参与来净化搜索引擎提供的信息的机制,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
简单来说,人肉搜索就是通过互联网挖掘一个人的信息。无数网友可以泄露目标人的个人信息,比如他的身份、地址、电话、聊天账号、照片、工作单位和亲属信息等。,不一会儿就通过在网上打听他的各种活动。
网上有一段说:“如果你爱他,把他放到人肉引擎上,你很快就会知道他的一切;”如果你恨他,就把他送上人肉引擎,因为那里是**..."
有时候,是正义的化身,惩恶扬善,让无良之人无处遁形;有时是“网络暴力”的体现,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使情况成倍增加,更容易误伤他人,伤及无辜,甚至***人...
不可否认,人肉搜索一方面满足了网民对隐私的渴望和八卦猎奇的心理;另一方面,由于过于强大,对搜索对象的个人隐私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我们每个人都不想成为它的搜索目标。
人肉搜索怎么找人?搜索+人工参与
很多人认为“人肉搜索”只有了解黑客技术才能实现。事实上,任何了解互联网基础知识的人都可以通过一些技巧和工具“充实”对方的信息。
基本的做法是通过搜索引擎、常见的社交网站等进行查询。只需要知道对方的一条信息,并通过一些搜索技巧结合交叉使用的分析工具,就可以"人肉"出更多他的信息。
比如使用姓名、QQ号、手机号中的一个,通过改变搜索关键词,进入个人网络空房间,可以一步步找出一个人的生活照片、学历、工作经历、居住地、身高体重、家庭成员、亲属关系等更多信息。
当然,有一定技术能力的网友,可以通过破解ID密码的方式,获取被搜索者社交网站的个人空房间和邮箱地址,也可以通过QQ号、微博等聊天平台,检索他人的活动和人际关系,更有甚者,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搜索他人网络IP地址,获取更多隐私信息。黑客认真起来太可怕了。
2016年王离婚案,宋喆事发后清空了微博,但第一时间没有清空自己的人人网,因为黑客黑进了他的邮箱,更改了他的人人网密码。而且他潜伏在人人网。所有的黑历史都暴露了。
在这种模式下,Renren.com、博客、微博、微信、知乎、豆瓣等社交网站,JD.COM、淘宝、天猫等购物网站,以及各种求职网站、供需信息平台,都是个人信息“人肉”的危险区域。尤其是求职网站上的简历,可谓是个人信息的宝库。
此外,在人肉搜索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它采用人工参与回答的搜索机制,而不是简单地通过搜索引擎的机器算法来获取结果。网上资料显示,人肉搜索起源于猫扑网,网友用论坛的虚拟货币提问并提供奖励。
如果我们想了解一个人,那么我们可以发布一些信息(姓名、照片等)。)的一个人通过在论坛发帖,然后发起人肉搜索。可能刚好有一个网友认识你想认识的人,或者有渠道或者技术能力获取更多信息,那么他就可以回复你,通过留言、跟帖或者发帖的方式在网上发布这个人的信息。
这样,通过现有的信息,我们可以进一步核实或获得更多的信息。
▲某研究生论文人肉搜索检索机制图解(来源:人民日报在线)
“人肉搜索”非常高效,几个小时内就能准确收集到被搜索人的大部分信息。在整个人肉过程中,参与者的数量巨大且不确定,网民之间相互转移、补充、丰富,甚至“挖出”别人的信息。
人肉搜索是违法的,情节严重的可以判刑。
“人肉搜索”让被搜索的人借助强大的网络力量无处藏身。除了网络上的批评和指责,被人肉搜索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也遭受了严重的困扰,甚至涉及到家人和朋友。有时候人肉搜索的手段特别恶劣,往往会导致**等严重后果。因此,人肉搜索被贴上了“网络暴力”、“网络审判”、“网络宣传”的标签。
目前也有搭建“人肉搜索”网站收集、出售个人信息的行为。据《The Paper》报道,某电商平台商家表示,他们的人肉搜索可以找到个人户籍、婚姻关系甚至开房记录都可以查询!为核实真实性,记者支付200元查询户籍信息。48小时后,商家提供了记者的个人信息,准确无误。
在虚拟世界搜索,因为触及现实,法律不会回避。
我国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90后杨曼成立“人肉搜索”团队,查询公民个人信息,转卖给他人牟利。8月6日,湖北省枣阳市人民**对杨等13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来源:凤凰网)
2017年6月1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首次明确,在“人肉搜索”案件中,行为人未经权利人同意,将其身份、照片、姓名、生活细节等个人信息公开,实际向不特定多数人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
我该怎么做才能防止成为“人肉”?
在这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一个手机APP,一个酒店入住信息,一个快递,一份购房合同等等。,可能会成为你信息披露的新方式。当然,这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以及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
个人认为,虽然一般来说,没有人闲着没事去查你的信息,但如果真的有人发现你的信息从事非法活动,这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因此,我们要注意:
1.不要轻易泄露个人信息;
2.不使用时尽量关闭手机的定位服务,以免以后自己的行踪被盗;
3.网络账号(包括你家WiFi)的密码设置更加复杂多样;
4.拒绝向不认识的人添加朋友。很有可能他就是潜伏在你身边的黑手。
5.最好不要在朋友圈拍私人照片。有图有真相,有很多信息。
......(欢迎网友在评论区补充)
以下是某网友提供的反人肉合集。也请参考。
-上网需要注意什么?
1.不要轻易把自己的联系方式和QQ留在论坛上,以免别人通过你的QQ号(可能是你常用的用户名)查询你的论坛账号,然后通过账号一步步追查出更多的信息。
2.不要在一些帖子下面留邮箱,比如“需要留邮箱”。有一天,你敏感的用户名被注意到,你的电子邮件地址暴露了。
3.不要在电子邮件、博客和个人空之间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
4.尽量不要在日志中涉及真实姓名,而是使用昵称或符号。
5.尽量避免在论坛上得罪公愤。讲道理,别说你爸是大官。
6.各大网站的注册用户名和密码要多样化。
7.尽量不要给亲近的人拍照,以免伤害朋友。
8.远离实名制注册系统网络。实名制注册系统是一颗定时炸弹,你的信息将被永远保存。
9.对于各大社交网站,应该设计好隐私权,只有朋友才能看到。
▲提高社交网站的数据访问权限(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你已经可以被人肉攻击了呢?
然而,有一些人已经在网上生活了几年。之前他们没有注意网络隐私的保护,可以随便看看…
第一步:清除当前知道的个人信息或设置权限。
这些信息最容易在各大社区平台停留:人人网、新浪微博、知乎、豆瓣等。
第二步:人肉自己,找到没考虑过的网站。
比如很久没有访问过的贴吧和论坛,这些网站可能已经被我们遗忘很久了,但是我们的痕迹依然存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百度了解一下。搜索关键词有:QQ号、您的姓名、常用用户名、手机号、邮箱地址等。
第三步:遮天渡海——伪造虚假信息
总有一些网站我们无法抹掉信息,无法设置隐私,但我们可以修改信息,就像改变身份一样,与我们无关。
第四步:联系网站负责人。
如果连信息都修改不了,只能通过网站的联系方式联系网站负责人或客服人员删除。
当然,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在这个几乎人人在线的时代,你可以非常注重隐私保护,但你不能保证知道你的人在参与人肉搜索时不会泄露你的信息。所以,我们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还是要谨慎,不要轻易挑战公序良俗,关键时刻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内容来源:头条“科学+”仅用于信息传播,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