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让我巡山,听三刀说山。
作者:黄三刀
这个问题很严肃,很伤人。 王尔德说:当一个东西被认为是邪恶的时候,它永远是有吸引力的,直到它被认为是庸俗的、愚蠢的、失败的,它才会流行。所以年轻人喜欢稍微邪恶的东西,尤其是不健康的生活。都说年轻人不怕过的很惨,最怕的是被别人当成失败者。
Loser这个词听起来很简单,但在中文中很难找到与之相似的词。翻译成“窝囊废”、“大窝囊废”、“倒霉蛋”就不够强势,太客气了。据说暗示了像尖刀一样刺人的破坏力。俗话说,谁用谁吃亏。
第一,失败者的量化标准。 什么样的人是赢家,什么样的人是输家?你是在街上闲逛还是无所事事?是啃老族,还是N年单身狗?那么,问题来了,谁可以被称为失败者?如果说失败,几乎所有人都失败过。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他们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才成功。拿破仑说过,在一场战斗中,所谓的胜利不过是比对方晚输五分钟而已。所以,显然,不能说任何一个遭受过失败的人都是失败者。
实践证明,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有一千个标准。所以,显然,我们无法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失败者。但是,纵观历史和现在,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失败者都有共性的问题。
至于常见病,我自然不会说:总结不出来,只能感受。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我看起来像个失败者。所以,我这样写的时候,就好像是在写春秋,说话略带正义感。实际上是造成了一种“我心里已经有洞察了,只是装酷不说什么”的错觉。
其次,失败者自查原则。 过去,在农村,失败者被称为“恶鬼”和“懦夫”。是指在对方毫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特别愿意表现出勇敢、坚强、大话西游的人。普通人喜欢做什么?比如挖人家的坟,踢寡妇的门,骂聋子,打瘸子...也就是说,无所不用其极地欺负弱者。
如今,在城市里,失败者指的是“猥琐男”和“渣男”。这种人通常会攻击比自己弱的人,最不值钱最被人看不起的人。就算扔进监狱,也属于底层挨打的类型。
《菜根谭》有:以严待小人不难,不为恶难;对绅士彬彬有礼并不难,难的是彬彬有礼。因此,引入了自检是否存在失败者的检测原理。不管是什么原因,在我们无力还手的时候,你们对对方是什么态度?
最后,失败者的检测方法。 感冒时,遇到打喷嚏、流鼻涕、流泪、头痛、脑热、四肢无力等症状,就知道自己生病了。但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失败者呢?方法有很多。
比如我们是不是像一个嫉妒的人一样看待别人的成功?对于别人的成功是否是习惯性的,我们有一个“独特”的看法:别人的成功是运气,别人的财富是不义之财,别人的进步是阿谀奉承,别人的辉煌是幕后交易造成的。
也就是说,即使不说,我们也习惯性地对别人的行为做出负面评价,恶意揣测别人的行为和意图。如果情况属实,说明我们内心非常焦虑。换句话说,我们很清楚自己在社会和族群中的地位,也一直在默默的意识到自己的失败和不如意,这就造成了很大的焦虑。
比如生气,发脾气也是失败者的标签之一。愤怒,很好理解,本该是你的不开心,你却找了个替罪羊。你爽了,羊就乱踢。这就好比一个朋友让你在路上帮忙带东西,你因为自己的不小心追了过去,却责怪那个朋友,发誓再也不帮他带**东西了。这是愤怒。如果你对你的亲戚和密友发脾气,你不必多说什么。两个字直接给你:穷!评论!
比如**的来源逐渐萎缩,甚至只剩下可怜的一个。我们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从别人身上找缺陷和不足,从而体验一种**。看看别人,我们都一样,不完美。也就是说,你眼里只有别人的缺点。当这种**逐渐成为你唯一的快乐来源时,那么恭喜你,不管你承认与否,你都是一个失败者。
至于怎么破,很简单,倒着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