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交通环境的恶化,现在买自动挡车型的人越来越多。毕竟,谁也不想在拥堵的路况下忙着离合、刹车、油门、换挡。但是你买的自动挡车辆不一定是AT变速箱,也有CVT或者DCT,那么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说一下最常见的AT变速箱。世界上第一台2速自动变速箱诞生于1908年,装备在福特T型车上。从时间上来看,AT变速箱历史悠久,但实际上最早的自动变速箱并不是AT变速箱,而是CVT变速箱(下面解释),只是普及程度不如AT变速箱,所以现在很多人印象中的自动变速箱大多指的是AT变速箱,也就是俗称的液力自动变速箱。相比简单可靠的手动变速箱,其组成要复杂得多,主要由液力变矩器、行星齿轮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电控系统等部分组成,乍一看并不简单。
AT变速箱的变矩器的作用相当于手动变速箱的离合器,动力的传递是通过它来进行的,也就是软连接的方式(软连接:液体介质与金属零件相互作用传递动力),这样变速箱上会损失一部分动力。为了优化传动效率,现在很多新AT变速箱都配备了单向锁止离合器,使得动力传递过程变成了硬连接(硬连接:没有液体介质,动力直接在金属零件之间传递),减少了一些动力损失。
宝马的车型之所以比同级车有更好的驾驶体验,变速箱也是不可或缺的。其ZF 8AT变速箱具有快速锁止离合器的功能,使传动效率更高。变矩器加装扭矩阻尼系统后,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高。
此外,ZF的8AT变速箱还采用了高精度电磁阀,大大提高了换挡速度。官方宣称8HP系列变速箱的换挡时间可以控制在0.4秒以内。众所周知,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速度一直是它的优势,而ZF的8HP系列变速箱的换挡速度和一般的双离合变速箱差别不大,根据匹配车型的不同还可以进一步提升。
而且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AT变速箱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稳定性、乘坐舒适性、换挡速度都处于相当不错的状态,可以说是目前最成熟可靠的变速箱了。
但是AT变速箱复杂的结构导致了它的成本不会太低。从车型价格可以看出,一般的自动挡车型要比手动挡车型贵很多。当然,贵是有原因的。踩油门就行了,踩刹车就停,完全解放了左脚,开车自然会轻松很多。
CVT变速箱绝对可以算是自动变速箱中的“老兵”了。早在1886年,第一台CVT变速箱就安装在了一辆奔驰上,但是当时的这台CVT变速箱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一**整的变速箱,因为它只有一台主变速箱,所以这款车无法实现倒车功能,所以没有普及。
理论上CVT变速箱是没有档位的。虽然有些车型可能有档位显示功能,但都是模拟档位,没有实际换档意义。这是因为CVT变速箱通过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直径变化来改变传动比,整个过程没有动力中断,所以不需要区分档位。
而且由于动力传递是连续的,CVT变速箱的特点是省油,平顺性好。但CVT变速箱也有先天缺陷,受限于锥齿轮与钢带接触面积小。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可能会打滑,导致CVT变速箱无法承受过大的扭矩,往往安装在一些功率要求较小的车辆上。
要说哪家车企用CVT变速箱最多,那一定是日产。其大部分车型使用CVT变速箱。专门生产变速箱的知名公司Jatco也是从日产的变速器部门拆分出来的。
为了改善CVT变速箱的先天缺陷,日产也做了很多努力。在广泛使用的CVT7 W/R变速箱上,增加了辅助变速箱,其中使用三个离合器分别在高速、低速和倒档之间切换,从而增加了CVT变速箱的传动比范围,使车辆具有更好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DCT是英文“双离合变速器”的缩写。字面意思是双离合变速器。但是每个汽车厂商的名字都不一样。大众是DSG,奥迪是S-tronic,保时捷是PDK,等等。反正都是双离合变速器,这也是目前汽车厂商普遍使用的一种变速器。
为什么被广泛使用?第一,双离合变速箱结构简单,易于打造;第二,便宜,成本低。相比传统的AT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的结构要简单很多。它只是在手动变速箱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套离合器。一根轴控制奇数档,另一根轴控制偶数档,然后由电脑控制自动换挡。
当你在一档行驶时,二档的档位是接合的,两组离合器完成工作交接后就可以实现档位过渡。就像运动员接力赛一样,中间动力中断过程很短,换挡速度更快,既减少了动力损失,又提高了燃油经济性,一举两得。
但是双离合变速箱也不是没有缺点,低速换挡和故障率高也是深受用户抱怨的。双离合变速箱有两种:干式和湿式。大众之前故障率高的大多是代号为DQ200的干式双离合变速箱。这是因为干式双离合变速箱通过多个金属摩擦片传递动力。摩擦片压得越紧,传动比越高。但在低速时,频繁换挡变速箱很容易造成离合器过热,车辆抛锚。
目前大众广泛使用的代号为DQ381的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基本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因为它的离合器是泡在变速箱油里的,故障率自然要低很多。但在动力响应和传动效率方面,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不如干式双离合变速箱。毕竟多了一层油,不如直接传的开心。
为了解决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顿挫的问题,一些车企另辟蹊径。例如,本田在其8DCT变速箱中增加了一个变矩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双离合变速箱换挡顿挫的问题,但是动力传递没有那么直接,变速箱体积也增大了不少,使得双离合变速箱体积小、直接传动、动力损失少等优势减弱,这算是一种得失。
AMT变速箱可以说是一种另类的自动变速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从结构上看,AMT变速箱和手动变速箱基本一样,只是多了一套伺服机构控制离合器,不需要踩离合器换挡。从换挡方式来看,这种伺服机构也可以控制换挡拨叉实现自动换挡功能,操作方式与自动变速器相同,所以看起来差别很大。
而且由于是由手动变速箱改造而来,只是简单的实现了自动换挡功能,在变速箱的平顺性和换挡逻辑上的表现不如普通自动变速箱,所以目前使用AMT变速箱的家用车并不多,只有宝骏310和上一代*art等少数车型还在使用AMT变速箱。
但正是因为AMT变速箱的结构是由手动变速箱衍生而来,保留了手动变速箱的换挡结构和离合器,所以具有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维修方便的特点,在一些F1赛车上也经常能看到。(注:顺序变速箱是AMT变速箱的一种)
看了上面关于自动变速器的介绍,你应该知道自动变速器的种类和区别了。每个变速箱可以说是各有利弊。AT变速箱在成熟度、稳定性、高可靠性上更胜一筹,但成本较高,而CVT变速箱具有燃油经济性和乘坐舒适性好的特点,非常适合家用。DCT变速箱在换挡速度上有先天优势,油耗也不错,所以现在用的比较多。至于AMT变速箱,现在可用的不多,且买且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