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瀑布!又一个行业传奇“陨落”!
10年前市值超过176亿美元,现在市值只有13亿美元,被迫“出卖肉体”保命!
这家曾被评为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人民币的“世界第一直销公司”的公司,终于跌入了历史的长河。是化妆品巨头雅芳!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巴西最大的美妆集团Nature正在谈判收购雅芳及其拆分的北美业务。一直否认收购传闻的雅芳终于松口了。近日,雅芳官方承认正在就潜在交易进行初步谈判。
从行业巨头到“卖身”保命,雅芳的陨落让人想到“玉树临风,泾阳兵守楼空”的悲凉,不禁感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个
雅芳成立于1886年。“雅芳之父”大卫·麦可尼的灵感来自随书附赠的一瓶小香水,所以最初取名为“加州香水公司”。
1939年改名为“雅芳”,是家乡一条河的名字。
经过百年的发展。雅芳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在中国拥有超过600万的销售代表,产品覆盖超过145个国家!
1990年,雅芳与广州化妆品厂合资成立“中美合资广州雅芳有限公司”,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当时中国的化妆品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是空 white,化妆品品牌很少。所以有外资背景,号称“比女人更懂女人”的“雅芳”很顺利的进入中国,成为抢手货!
进入中国市场后,“雅芳”仍然采用他们惯用的全球直销模式,直销员亲自上门推销和讲解产品。
这种新颖的销售模式一出现,就在国内市场引起了狂潮!
当时雅芳培养的直销员都是年轻漂亮的女性,被称为雅芳小姐。
通过上门销售,向国内女性用户提供美容护肤知识,受到国内女性的认可和关注。所以“雅芳”的产品一经推出就迅速销售一空!
到1997年,雅芳在中国的直销已经达到35万!全国有74家分公司,覆盖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
二
1998年成为雅芳在中国市场的一个小转折点!
受相关法规限制,当时所有从事直销业务的国内公司都必须开设线下门店。
于是,当时如日中天的雅芳不得不放弃直销经营,转而做批发零售,在全国开了6000多家店,依然在新的营销领域一帆风顺!
而是大自然造人的场景出现了!
2006年,“雅芳”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获得直销牌照的外资企业,这意味着“雅芳”可以开始实施自己的直销业务。
但这个时候,已经布局线下的6000多家专卖店是不是都废了?
所以我们采用了直销+专卖店但是混合的模式!但是,谁也没有想到,这种混合模式会碰到很多问题!
专卖店和直销团队开始互相恶意竞争,甚至恶意打压专卖店,收取高额管理费,导致专卖店数量和销售额锐减!
俗话说“祸不单行”!
真正让雅芳陷入衰落泥潭的是2008年的“贿赂门”!
受此事件影响,“雅芳”不仅出售部分业务弥补亏损,还经历了裁员、解雇高管等调整,从此一蹶不振。
三
“贿赂门”事件后,雅芳高层也启动了重启品牌的计划,再次提出回归“全直销”模式的计划,开始弱化线下门店的销售功能,向服务网点转型,逐渐淘汰线下门店的形式。
结果引起了很多代理商和经销商的不满,脱离了雅芳。
然而,断臂求生的雅芳依然没能从“全直销”模式的转型中看到任何转机。
2011年以来,在中国直销行业整体业绩逐年增长的趋势下,只有“雅芳”业绩持续下滑!
2012年,香水巨头黄凤英公司试图以100亿美元收购雅芳集团,但后者拒绝了,理由是价格太低!
2013年,“雅芳”再次转战专卖店零售业务,但此时市场早已“群雄割据”,“雅芳”很难再瓜分自己的位置。
在这多重压力下,2015年,雅芳的债务已经超过20亿美元!
无奈之下,他开始“卖身”保命,先后卖掉了多个国家的工厂和日本、北美的股份,开启了“苟延残喘”的生存模式!
除了“卖、卖、卖”,“雅芳”一直对重回巅峰抱有幻想。近年来,它不断推出新品,并推出了为期三年的“复兴计划”。
即便如此,仍未能改变中国市场的现状。财报数据显示,雅芳在中国的业务已经连续三年亏损!
连续亏损让雅芳的**者坐不住了,不断向管理层施压,寻求出售。然而,任性的“雅芳中国”管理层仍然不愿意被任命。2018年布局电商等全渠道交付。在还是杯水车薪的时候,很难挽回败局!
挥霍
很多人把雅芳的没落归结于“贿赂门”,但事实并非如此。在我看来,“贿赂门”只能算是雅芳倒下的催化剂,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战略上的失误。
大家都看得出来,雅芳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直销”和“专卖店”的模式中徘徊,最后错失了机会,失去了整个市场。当然,不能否认影响“直销政策”的因素导致其在两者之间徘徊。
但归根结底,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年,在“直销政策”的影响下,雅芳从“直销”转变为“专卖店”,实际上为雅芳向国内三四线城市渗透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渠道。况且还避开了分销模式中最大的障碍——假货!
所以其实转型店已经避免了假货,为“雅芳”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况且“雅芳”是较早进入中国的国外品牌,所以在品牌方面可以说是占领了用户的心智,这也算是每朵乌云都有一线希望吧。这也是雅芳转型后依然畅销的原因。
就像我们刚才说的,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只是隐藏的危机“雅芳”没有及时察觉!
虽然专卖店避免了假货的存在,提升了品牌的公信力,但雅芳的盲目扩张,却让品牌形象极度反转。
雅芳转型为专卖店后,没有设计合理的销售半径,而是按照“6万非农业人口一分”的错误策略,盲目扩张到6000多家门店,1700多个专柜,导致管理成本增加,服务质量下降,品牌个性和特色严重混乱,久而久之品牌受损严重!
在这个时间点上,“雅芳”自己拿到了“直销牌照”,再次站在了战略选择的十字路口!
前面说过,“雅芳”最终选择回归直销,放弃专卖店,淡化直至消亡。但结果就是双方开始恶意竞争,最后谁也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那么雅芳的战略选择错了吗?
不一定!因为从中国的市场环境来看,其实直销确实是最适合的。
但雅芳的错误在于没有兼顾两者的发展,而是盲目地重新支持直销,淡化专卖店。这样不仅会流失专卖店的消费群体,还会大大打压经销商的积极度,有过河拆桥之嫌,最终会激化双方的矛盾!
正确的做法是找到一个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平衡点!
比如“雅芳”可以用直销来改变整个渠道的环境,促进渠道的扁平化、集约化发展,让双方互相制约,共同发展。关键是要做好市场细分,分清两者的市场定位,这样利益才不会趋同和冲突!
俗话说“商场如战场,一步走错,一步走错”。雅芳倒下的原因在于战略决策的失误。
在实际管理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管理者会跟雅芳一样的错误,忽略了对长期战略的考虑,总是忙于各种琐碎的事情,赚钱的事就做,急的事就先做,忙到哪里就冲到哪里,而不是做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
“战略掌控命运”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战略意义在于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帮助企业进行经营选择,更好地组合资源,形成强大的内力,更好地赢得市场竞争,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风险。
总之,战略对企业的价值就像思想的价值一样,只对人。没有思想和智慧的人,无法给这个社会带来太多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雅芳作为最大的反面案例,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