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傻朋友去了我公公家,又被打了。
上一次挨打是因为公公过生日,全家人在一起吃晚饭,婆婆给公公做了一碗长寿面。
老人在吃面条的时候,这两货幽幽地说了一句:这面条在我们这叫“挂面”…
第二天,我看到他头上缠着绷带,一个人在家吃泡面。
我媳妇回娘家就不肯回来了。
这次据说是因为过节,公公喜欢喝酒。他从不喝酒,就高高兴兴买了一盒酒,拿到门口。
然后...
现在,他正在家里喝酒,一边喝一边唱:你伤害了我,你却一笑置之…
他说,他不是说这是卖得很好的白酒吗?
让我们来看看酒瓶:姜。
01 江曾经创造了白酒营销的神话,以其独特的包装和新颖的文案吸引了大批粉丝。
在白酒市场焦灼的竞争中,突然脱颖而出,鹤立鸡群。
在年轻人的聚会上,我经常听到人们大喊,老板,再来四瓶江酒。
那时候酒瓶本身就成了一方表达意见的圣地,“一瓶表达全体”让大家拥抱了一场小瓶酒的盛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这个牌子似乎不再那么响亮了。
据说一瓶在便利店的酒架上很多天都卖不出去,在酒店的酒桌上也很少见到。
到底发生了什么?江到底做了什么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最终的原因不是它的营销策略或者包装风格出了问题,而是它的价格、口味、消费群体定位出了问题。
02 价格方面,超市里一瓶100ml的江价格一般在15元左右,而一瓶500ml的江要70多元才能买到。
这还是超市和便利店的价格。如果是在餐馆或者其他娱乐场所,它的价格会提高。
这个价位,有几个酒友买得起?
另外,在这种定价中,和它同价位的,比如茅台迎宾酒,哪一种会更高档?
如果选择送蒋,请参考文章开头第二个朋友的案例看结局。
所以在这个定价上,将自己定位为高端酒。
但在实际产品中,和二锅头、牛栏山属于快消品,几块钱一瓶。
因此,在定价方面,江把自己放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区间。价格很高,但他的地位不高。
这样错误的结果就是:自己喝太贵了,又不能当礼物送。
尴尬?
03 让我们来谈谈姜对的品味。
根据经常喝酒的网友反馈,姜的勾兑酒口味,一开始只能骗骗不太懂喝酒的人。
对于经常喝酒的人来说,这种酒不如普通二锅头实惠好喝。
这也成为网友吐槽的一个重点。毕竟质量好味道大的话会贵一点。
在很多网友的留言里,大家都提到关键是“质量不理想”:
一个酒鬼大哥说:
我喝酒几十年了,是个酒鬼。一辈子只批判一种白酒,就是江小酒,100ml适合定价2 & # 8211;3元,500ml6 & # 82117块钱,因为价格极高,我第一次喝酒就叫它垃圾酒。定价那么高,单一的高粱酒,而且酒味单调,回味不尽。真是侮辱了中国酒友的智商。
有网友表示:
如果酒很优雅,可能就可以了,更符合产品设计。关键是喝的时候就像在水里加了酒精。感情再好,也受不了。买牛栏山和二锅头就行了。还是便宜的。
小白味道很差。第一次喝的时候就在想这酒怎么会烫。我尝了两次然后就不喝了。说实话,很多散酒的味道都比江的好。
主要的饮酒者无法取悦他们,所以姜不得不把他的宣传和营销重点放在年轻人身上。
现在的年轻人,因为经济条件和生活经历的原因,只有在社交场合才会有酒的味道。
“江+雪碧”成了标配。
但说实话,有多少年轻人没事就在家喝白酒?
而那些天天喝酒的压根就不会选择江。
04 茅台董事长曾问马云,“现在年轻人不喜欢茅台了。茅台以后怎么办?”
马云笑着回答,“我年轻的时候很讨厌茅台,但是当我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我开始喜欢茅台。”
马云采访中的这段话被人们理解为,他年轻的时候穷,买不起茅台,但是有钱的时候喜欢茅台。
其实更深刻的是,可能是我经历了很多人生的起起落落,尝尽了太多的酸甜苦辣。这个时候,我学会了如何去品味,去品味。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喝江了。是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等他们年纪大了,就该喝别的酒了!
毕竟经过这么多酒友的鉴定,这件事应该不会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