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学习行书的最佳范本。相传为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作序。
王羲之《兰亭集序》。
王羲之的行书如流水,其中《兰亭序》最好,关于《兰亭序》的写作还有另一个故事。东晋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时任会稽内史兼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等众多名士隐士,聚集在会稽山阴下的兰亭溪,坐享“高山茂林竹耕”之乐。席间有人建议大家写一首诗,做一瓶好酒。王羲之兴高采烈。他虽然写诗,但愿意陪他吃法酒,喝了一杯热饮。当大家都陶醉在美酒和诗词的美味回味中时,有人建议,当天所作的41首诗不要收集成册。作为纪念,王羲之站起来走到案前,在蚕纸上挥洒自如,并作序。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兰亭集序》。在这篇文章里,每一个文风相同的字都会不一样。例如,20个“之”字没有一个是相同的。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在这篇序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在书法史上是必须的。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第二天,王羲之醉醒之后,还意犹未尽,在办公桌上把序言重新写在纸上,感觉没有原来那么精妙。有人不信,但他还是不如原著的精髓。此时此刻,他不得不承认,这个序言已经是他人生的巅峰,他再也超越不了了。
王羲之《兰亭序》一部分。
相传唐太宗***非常珍惜《兰亭集序》,死后葬于昭陵,但只留下了别人的摹本,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集序》可能不是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