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圈里,一直有“不能投山海关,不能投云贵川,不能投太行山,不能投宁夏**甘肃”的说法。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第一句比较熟悉,后面三句就不太熟悉了。**界这种区域判断的顺口溜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区域经济真相?
这四首顺口溜虽然字数不多,但涉及的中国地区却不少。想要做出准确的分析,自然会有大量的实地数据可以参考。由于时间和精力问题。先从最简单的维度,即初步了解上述地区的国土面积和GDP总量,再进行更多其他维度的分析。
在讨论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这句顺口溜提到了哪些地区:**山海关:这句话一定是大家听得最多的,也是最容易理解的。山海关,现在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和辽宁省的分界线,也就是华北和东北的分界线。所以这句话所指的地区是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
不要**云贵川:这不难理解。指的是中国西南三省:云南、贵州、四川。
不要**太行山:这句话涉及一点地理知识。其实主要是指以太行山为分界线,太行山交叉分离的省份,即山西、河北、内蒙古。
**少于宁、藏、甘:这句话比较笼统,除了文中提到的宁夏、**、甘肃,还应该包括其他西北省份、新疆、青海。
我们来看看上面四句话中每一句提到的地区,各自的面积占全国面积的比例,以及2016年最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经济的比例。可以窥一斑而见全豹,看看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首先,发布两组参考数据。中国陆地总面积963万平方公里,2016年中国GDP总量744127亿元。
但是**山海关:辽宁,吉林,黑龙江。
辽宁:面积14.8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22037.88亿元。
吉林: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4886.23亿元。
黑龙江:面积47.3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5386.09亿元。
总面积:面积78.73万平方公里,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52310.2亿元。
总结:这个地区以全国8.18%的土地,创造了全国7.03%的GDP。
不要**云南贵州四川
云南:面积39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4869.95亿元。
贵州: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1734.43亿元。
四川:面积48.6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32680.5亿元。
总面积:面积105.21万平方公里,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59284.88亿元。
总结:这个地区用全国10.93%的土地,创造了全国7.97%的GDP。
不要**太行山:山西,河北,内蒙古
山西: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2928.34亿元。
河北:面积18.88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31827.86亿元。
内蒙古: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8632.57亿元。
总面积:面积152.85万平方公里,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63388.77亿元。
总结:这个地区以全国15.87%的土地,创造了全国8.52%的GDP。
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较少
宁夏:面积6.64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3150.06亿元。
**:面积122.84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1150.07亿元。
甘肃: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7152.04亿元。
青海:面积72.1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2572.49亿元。
新疆:面积166万平方公里,2016年GDP 9617.23亿元。
总面积:面积412.95万平方公里,2016年国内生产总值23641.89亿元。
总结:这个地区以全国42.88%的土地,创造了全国3.18%的GDP。
暂且写在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炒区域黑,而是为了给大家一个更好的思考和理解区域经济的视角和维度。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具有很强的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前者决定了经济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更多,经济落后地区发展更慢。后者决定了本文所说的**,也就是资本流动的方向,不断积极地流向经济发达地区,而避开经济落后地区。
在刚才四大顺口溜提到的四大区域中,唯一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发展和提升的区域是中国西南的“云贵川”地区,这与这一地区近年来的经济增长不谋而合。但也要看到,这些地区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基数低,另一方面是传统的主要依靠基建拉动GDP数据的老路,经济结构缺乏竞争力和可持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