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佩服比尔·盖茨,说盖茨有个好主意,就是用商业思维做慈善。事实证明,用商业思维做慈善真的可以做得很好,持续很久。那么如果把它作为一个企业和公司来管理这个村庄,会是什么样子呢?
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很多城市都有了质的飞跃发展,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很多县甚至村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总结起来就是变富了。在中国这么多的村庄中,有一个被称为“世界第一村”,相信大家都听说过,那就是花溪村。其实,花溪村的致富之路,就是用办企业的思维来办乡村。真正改变花溪村面貌的吴仁宝,是花溪村的老书记。他57年来到花溪村,当上了村长。之后的1981年,他拒绝提升自己,依然坚持在花溪村当村支书,为村民创造财富。
上世纪90年代,很多人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华西村的人开始建别墅,经济一年比一年好。他们还花了3亿吨多黄金打造了一只大金牛,这也是华西村荣耀的象征。1987年,吴仁宝已经以适当的方式建立了花溪村。当时,他不仅是花溪村的党委书记,还是江苏花溪集团的董事长。然而,自2013年吴仁宝先生去世后,华西村的财富开始逐渐流失,企业也遇到了很多问题。
其实用企业的思维去经营一个村庄是一种很好的思维,但并不意味着企业的思维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既然村里的财富与企业息息相关,企业就必须面对转型等问题,需要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吴仁宝先生是一个非常好的领袖,现在华西村需要另一个可以取代吴仁宝先生的领袖,这样华西村才能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村的名字。据说华西村现在负债400亿,没人敢救。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一定的负债率可以促进其发展,但是花溪村的负债率接近70%,而且大部分都是实体产业。
原因在于花溪村本身。如今是一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华西村的产业发展路线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社会市场的变化影响了花溪村的经济。总的来说,过去的花溪村已经不再辉煌。依托传统产业,在当今时代必须转型。